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蒋桂勇 三甲
蒋桂勇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创伤骨科

后叉术后康复方案

442人已读

文章摘要:本文介绍了膝关节后叉损伤的康复训练指南,包括支具、负重、活动度和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阶段:0—4周

支具:0度伸直位固定,胫后垫棉垫防止胫骨后移,支具固定8周。

负重:2周以内不负重。

第3周开始扶拐部分负重。

满4周开始扶拐全负重。

活动度:术后2—3周开始,初始30度,以后每周增加15度,满6周达到90度,但不能超过90度。

训练:

1、踝泵,防止下肢静脉血栓。



2、推髌骨,增加膝关节的灵活度,更顺利的下角度。

放松大腿肌肉,分别向内、向外、向上、向下推动髌骨,在每个方向上维持10秒钟为一次,每组30次,每日2-3组。



3.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

就是“绷大腿”的训练。采取仰卧位,绷紧大腿前方肌肉,将膝盖往下压紧床面,维持10秒,然后放松,10个为一组,每次做3组,每天3次。


4.第3周开始戴着支具拄拐进行重心转移训练,先从脚尖开始部分负重,到第四周全脚掌训练可进行垂腿下角度,角度不可过快训练 过后如有肿痛发热可进行冰敷。

5、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每组10次,每日早晚各1组。初始30°,每周增加15°满6周达到90度,但不能超过90度。


第二阶段:4—8周

支具:0度伸直位固定胫后垫棉垫。

负重:满6—8周去拐。

活动度:每周增加15度,满6周到90度,到第8周达120度。

训练:

1.推疤,防止疤痕粘连。

2.继续进行股四头肌的训练,这几周训练小腿肌肉力量。

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位,收缩股四头肌保持腿部伸直,并将整条腿抬离床面。在 45°保持 1~2秒,然后慢慢降低。这种方法适用于股四头肌,也适用于髋屈肌群和核心肌群。如果患者由于股四头肌激活不足而未准备好进行此项训练,抬腿时会屈曲膝关节。患者可能需要每天 2 组,10 次/组





大腿前侧股四头肌发力

3.8周后可以训练大腿后侧肌肉,可练习腘绳肌。俯卧在床上,缓慢勾小腿,10个为一组,1次做3组,1天做3次。如果上面做得容易时候可以在踝关节的位置放0.5-1KG的沙袋重复上面的动作


4. 继续进行重心转移训练,为脱拐行走做准备。

5. 继续垂腿下角度,角度仍然不可快,满6周达90度后开始抱腿下角度,训练过后如有肿痛可冰敷。

第三阶段:8—12周

支具:

满8周后可去棉垫,睡觉时可去支具,平时调节为活动支具,初始为0至30度,以后每周增加15度,满12周可去除支具。

负重:8周后脱拐。

训练:

1.增强肌肉力量,每周可增加不同负重

训练步态,注意走路姿势。

坐位伸膝抗阻锻炼

1.髌骨及脚趾垂直向上2.踝关节尽可能的向头部背伸(勾脚),踝关节处放0.5-3kg的沙袋,3.缓慢伸直膝关节,此过程超过4秒钟4.保持大腿不离开椅子5.维持5秒钟6.缓慢放下,此过程超过4秒钟7.如此循环10次为1组,每天练习10-30组,双腿交替进行。


2.8周时达120度,每周继续增加15度,继续抱腿下角度。

抱腿



第四阶段:3—6个月

训练:

1.继续加强以上训练。

2.可增加墙角静蹲练习股四头肌。

靠墙蹲训练:患者背靠墙站立,脚尖朝前,足跟离墙壁 15~30cm。让患者通过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来降低身体,直到膝关节屈曲到45°,在 45°时暂停 5 秒,然后向上滑回起始站立位置。20 次/组,每天 3 组。(年纪较大患者不建议做静蹲的训练)


2. 四个方位的抬腿可采取平躺或者站立位弹力带负重。


3.

4. 继续抱腿下角度,可踩功率自行车练习关节的灵活性。

第五阶段:6个月—1年

训练:

1.继续加强以上肌肉训练,以使患侧腿肌肉力量逐渐接近健侧水平。

座椅蹲站:患者站于座椅前,缓慢蹲下直到臀部接触座椅,然后立即站起回到起始站立位。不允许患者坐在椅子上。随着患者力量的改善可以逐步增加手持重量。每天 3 组,每组重复20 次



2.可以进行跑,跳,游泳等训练。

3.1年后可回归生活,赛场。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后叉损伤所不能做的事,大家一定要牢记心中哦:


8周之前不可主动勾腿,不可训练腘绳肌,这样就是在保护我们受伤的取腱肌肉;

术前8周内一定要躺着的时候膝下垫枕,能防止胫骨后移;

下角度时一定不能滑墙,因为滑墙会导致胫骨后移;

在我们训练股四头肌的肌肉力量时,不能做直抬腿,因为直抬腿时,胫骨会向后移,所以不要做直抬腿;

股四头肌力量增强后,就能防止肌肉萎缩,髌腱炎,髌骨软化症的发生机率就会大大减小了

蒋桂勇
蒋桂勇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创伤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