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凌 三甲
王凌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妇产科

想要孩子必读:维生素D对男性、女性的影响

492人已读

文章摘要:维生素D在男性生殖能力、女性生殖健康及孕妇胎儿生长中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介绍了维生素D在生殖领域的作用及缺乏对生育的影响。

维生素D,我们称它为-阳光维生素。对于它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大多数人只知道它在骨骼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却不知道它在生殖领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与男性生殖能力、女性生殖健康甚至孕妇及胎儿的生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你的维生素D水平达标了吗?

2、维生素D与男性生殖能力


维生素D缺乏导致维生素D受体(VDR)信号下调,抑制睾丸生殖细胞增殖,影响男性生育能力。有证据表明,生殖细胞增殖在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维生素D通过上调维生素VDR信号,调节生殖细胞增殖和分化。


近期一项研究也表明:维生素D缺乏的小鼠睾丸重量和精子质量降低,睾丸生殖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至于男性不育患者,应补充多少剂量的VD以达到最佳的生育功能,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鉴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摄入量和安全性,本研究选择每日摄入200IUVD。但国外学者认为,要使体内VD水平不处于缺乏状态,即血清25(OH)D ≥50nmol/L,每日至少需补充VD600IU。研究还发现,每天补充VD100IU可增加血清25(OH)D 2.5mol/L。


因此,在男性不育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该重视血清25(OH)D水平的检测,并依据其水平给予相应的VD剂量,以使25(OH)D浓度以达到最佳的生育功能水平。



3、维生素D和女性生殖的“爱恨情仇”


维生素D就像一双看不见的手,默默操纵着好孕,悄无声息地影响试管婴儿的结局。目前,普遍认为维生素D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操控女性的好孕。


① 维生素D与子宫内膜容受性

胚胎进入子宫后,经过定位、黏附、侵袭等过程,会在子宫内膜上“安家”,我们称之为着床。临床上,常用「子宫内膜容受性」来评估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子宫内膜容受性越高,胚胎越容易着床。


研究表明,维生素D参与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OX基因的表达,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胚胎种植。相关临床统计数据表明,维生素 D<30ng/mL,种植率将会降低。


② 维生素D与卵巢功能

FSH(促卵泡激素)对女性生殖至关重要,可促进卵泡成熟。维生素D可上调FSH反应性及FSHR(FSH 受体) 敏感性,抑制AMH生物效应,调节卵泡的募集。


此外,维生素D也可影响芳香化酶、3β-HSD表达、雌孕激素合成,影响卵巢性激素含量,进而影响卵泡成熟与排卵。


③ 维生素D与早期流产

因为母体内胎儿携带有50%不同于母体的父系抗原,所以可以将妊娠认为是一种半同种异体移植过程。妊娠能够最终成功,主要依赖于母体中的免疫系统对胎儿的识别和认同,并且形成一种免疫型耐受及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


维生素D是母胎免疫调节活动中的一个潜在的免疫调节分子,调节细胞因子和相关蛋白,使细胞因子平衡,远离炎症细胞,减少抗磷脂抗体、自然杀伤细胞等对早期妊娠的不良影响,实现免疫耐受,减少早期流产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复发性流产的人群,维生素D缺乏比较普遍。


④ 维生素D与妊娠并发症

维生素D低水平,增加了妊娠期疾病的风险,例如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细菌性阴道病等。


此外,胎儿一半以上维生素D来源于母体,妊娠期维生素D水平低的女性,分娩出的婴儿患佝偻病、哮喘、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几率增加。由此可以看出,维生素D对生育的影响很大。


然而,我国女性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较为普遍。《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指出,中国人普遍缺乏维生素D,即使在日光充沛的南方地区也是如此。


还有一项数据显示,在北京和香港的育龄妇女中,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均超过90%。如此高的比例,给大家敲响了警钟:有生育需求的女性,一定要重视维生素D,孕前注重筛查,一旦发现不足要及时补充!



4、孕妇维生素D缺乏对胎儿的影响


胎儿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通过胎盘来吸取母体的营养。如果孕妇缺乏维生素D,胎儿也就容易缺乏维生素D。


孕妇维生素D低,孕妇可出现骨质软化,最先而且最显著发病部位是骨盆和下肢,以后逐渐波及脊柱、胸骨及其他部位。严重者可出现骨盆畸形,由此影响自然分娩。


孕期维生素D缺乏,除了引起宫内生长发育受限之外,或可通过引起胎盘炎症病变和胎盘血管病变,增加早产的风险。出生以后容易发生佝偻病、颅骨软化、前囟门闭合晚、缺钙,影响智力发育。


研究表明,孕期维生素D不足(25羟维生素D水平<30nmol/L)会增加怀孕35周内胎盘炎症的风险及早产的风险。随着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早产(孕周<37周)的风险可显著下降。


5、告别维生素D缺乏这样做


① 晒太阳

维生素D是最廉价易得的维生素,只要每天晒晒太阳,就能补充维生素D。一天之中,最利于维生素D转化吸收的晒太阳时间,不是大家原来认为的上午 9~10 点和下午4~5点,而是正午前后各1小时,即11~13 点。


这个时间段的太阳光,不会被地球的大气层和云层遮挡得过多,能够更多到达地面,因而照射在我们皮肤上的紫外线 (UVB) 更多,所以此时用来补充维生素 D很合适。


晒太阳时,让身体 1/3 的皮肤接受太阳光直射,15~20分钟即可获得一天所需的维生素D,冬季则应适当延长接受日照的时间,同时需要口服维生素D。


阳光刺激身体,受紫外线的照射后,人体内的胆固醇能转化为维生素D。但由于紫外线易加大患皮肤癌的风险,所以专家建议,要做足防晒措施,且晒太阳时间以20到25分钟为最佳。


当然地区不同,太阳光线也有所影响。在高纬度地区的人们,或是年纪大、皮肤较黑的人群就不太适合这个方法。


② 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饮食补充维生素D的效果虽然微弱,但和其他的方式打配合战,日久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鱼肝油、深海鱼、动物肝脏、蛋黄、乳酪、奶油、瘦肉、牛奶、橙汁、坚果、蘑菇、虾等食物中,维生素D缺乏的女性可以适当多吃。



③ 额外补充维生素D

并非人人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只有确诊缺乏或不足的女性,才需要额外补充,判断标准为血液中25-羟基维生素D的含量是否达标。


一项流行病调查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女性普遍缺乏维生素D ,不孕症和不良妊娠史人群中缺乏更为明显。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建议每天补充2000~4000 IU 的维生素D,1 个月后复查血25-OH-VitD,根据其结果调整补充剂量。


如果存在口服困难或腹泻等情况时,可采用肌内注射 1次维生素D的突击疗法,剂量为15万IU~30万IU。1~3个月后,再每天口服维生素D进行维持治疗。


有的营养补充剂中,维生素D的剂量是以ug计算的,ug和IU的关系是:1 IU = 0.025 ug,所以10 ug = 400 IU。


人体对维生素D耐受性较好,按推荐的剂量补充是不容易过量的,更不容易中毒。每天5,000-15,000IU,没有发现任何毒副作用,而且对健康及疾病的治疗有益。


3周内每日摄入超过100,000IU,或10周内每日超过 30,000IU,可能导致过量,但过量离出现中毒症状还有一段距离。额外补充维生素D时,需要定期监测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避免摄入过量。

维生素家族成员众多,维生素D的存在感并不强,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重要维生素,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平时久居室内、极少晒太阳的女性,建议计划怀孕前做个维生素D筛查,一旦缺乏及时遵医嘱补充。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啦~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维生素D的知识,可以在留言区留下你的问题哟~

王凌
王凌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