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周峰 三甲
周峰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外科

警惕老年人常见的颅内慢性出血

61人已读

文章摘要:慢性硬膜下血肿多见于老年人,症状表现不典型,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本文介绍了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理生理机制、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老年人当中,有一种常见的颅内慢性出血,需要大众提高警惕。因其发生率高,症状表现不典型,家属往往到了很晚才发现老人神经系统的异常,这就是我们专业上所说的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多见于老年人,往往由于轻微的外力或者外伤导致,比如头不小心撞在了门框上,或者轻微的跌倒,头轻轻的碰了一下,而一般不发生于严重的脑外伤(重度脑外伤发生的是急性硬膜下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经常发生于病人受到外伤之后的一段时间,甚至几个月,而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所受的外力又都较轻,以至于很多病人根本回忆不起曾经受过外伤。病人的典型表现是头部受伤当时无什么特殊表现,这时候即使带病人去医院检查,头颅CT也往往提示正常,或者偶有少量硬膜下积液,这时候医生都会告诉病人没事,可以回去了。但过了几周甚至几个月时间后,患者会出现神经功能受影响的表现,比如头晕,头疼,一侧或者双侧肢体无力,再严重会出现小便失禁,意识不清等情况,这时候如果还不能及时送到医院,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做手术治疗的话,结局就会非常严重。

慢性硬膜下血肿其实即使目前其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也没有完全搞清楚,一般认为由于老年人脑子萎缩明显,导致颅内硬膜下有一定的间隙,外伤后少量的血液慢慢积聚在硬膜下腔,导致慢性血肿的发生。其治疗较为简单,一般单纯的钻孔引流手术,大多数病人就可以获得治愈。最近几年针对复发的慢性血肿,介入栓塞脑膜血管的方式也可以称为新的治疗选择。

周峰
周峰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