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布替尼 ,泽布替尼 ,奥布替尼 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文章摘要:BTK(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是B细胞受体(BCR)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激酶, 在不同类型恶性血液病中广泛表达,参与B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过程。本文介绍了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和泽布替尼的用药指南。
BTK(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是B细胞受体(BCR)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激酶, 在不同类型恶性血液病中广泛表达,参与B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过程。由于BTK小分子抑制剂特异性非常好,在B细胞类恶性肿瘤及一些B细胞免疫类疾病的治疗显现出非常好的优势,目前可用的药物包括:
一、伊布替尼 Ibrutinib
制剂与规格:胶囊:140mg
适应证:
1.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
2.单药治疗初治及复发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
3.单药或与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初治及复发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合理用药要点:
1.伊布替尼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前,应进行严格临床评估,如果患者有明确del(17p)和/或TP53突变,建议首选BTK抑制剂治疗。
2.用药前必须明确诊断套细胞淋巴瘤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根据诊断不同,治疗剂量不同。
3.应该按照相关疾病指南,治疗前做基线评估,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治疗反应及毒性。
4.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推荐剂量为560mg/次,每天一次,口服,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和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推荐剂量为420mg/次,每天一次,口服,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5.轻度肝功能损伤患者的推荐剂量是每天140mg。中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应避免使用。
6.口服给药,每天一次,每天的用药时间大致固定。应用水送服整粒胶囊。请勿打开、弄破或咀嚼胶囊。如果未在计划时间服用本品,可以在当天尽快服用,第2天继续在正常计划时间服药。请勿额外服用本品以弥补漏服剂量。
7.出现任何≥3级非血液学毒性、≥3级伴感染或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4级血液学毒性时,应中断治疗。待毒性症状消退至1级或基线水平(恢复)时,可以起始剂量重新开始治疗。如果该毒性再次发生,应将剂量减少140mg,如有需要,可以考虑再减少140mg。如果在两次剂量降低后该毒性仍然存在或再次发生,应停用。
8.接受本药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20%)是腹泻、出血(如青肿)、疲乏、骨骼肌肉疼痛、恶心、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和皮疹。最常见的3级或4级不良反应(≥5%)是房颤、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感染性肺炎和贫血。接受本药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20%)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贫血、腹泻、骨骼肌肉疼痛、恶心、皮疹、青肿、疲乏、发热和出血。
二、泽布替尼 Zanubrutinib
制剂与规格:胶囊:80mg
适应证:
1.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患者。
2.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
3.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
合理用药要点:
1.泽布替尼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前,应进行严格临床评估,如果患者有明确del(17p)和/或TP53突变,建议首选BTK抑制剂治疗。
2.应该按照相关疾病指南,治疗前做基线评估,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治疗反应及毒性,注意肿瘤溶解综合征(尤其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
3.治疗套细胞淋巴瘤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推荐剂量均为160mg/次,每天两次,口服,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4.轻中度肝功能损伤患者(Child-Pugh A级和B级)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Child-Pugh B级和C级)的推荐剂量是80mg/次,每天两次。
5.口服给药,每天的用药时间大致固定。可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如果未在计划时间服用本品,患者应在相邻服药间隔至少8小时基础上尽快服用,并在后续恢复正常用药计划。请勿额外服用本品以弥补漏服剂量。
6.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贫血是常见的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要监测血常规。出现3级血液学毒性及以上注意剂量调整。≥3级伴感染或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4级血液学毒性时,应中断治疗,待毒性症状消退至1级或基线水平(恢复)时,可以起始剂量重新开始治疗。如果该毒性再次发生,应再次中断治疗,待毒性症状消退至1级或基线水平(恢复)时以80mg/次,每天两次的剂量重新开始用药。如果在剂量降低后该毒性第3次发生,应再次中断治疗,待毒性症状消退至1级或基线水平(恢复)时以80mg/次,每天一次的剂量重新开始用药。如果在两次剂量降低后该毒性第4次发生,应终止本品治疗。
7.与CYP3A抑制剂或诱导剂联合使用时需调整剂量。停止使用CYP3A抑制剂后,恢复本品剂量调整前用量。
8.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风险:使用泽布替尼过程中需要注意乙肝病毒激活的风险。应在使用前明确乙型肝炎病毒状态,对于目前或既往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在开始治疗前需要咨询肝炎专科医师,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
9.肾功能损伤患者不建议进行剂量调整。重度肾功能损伤(肌酐清除率<30ml/min)或透析患者使用本品需要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10.其他适应证: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基于全球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AU003的数据,以及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SEQUOIA研究中17p-亚组的数据),初治及复发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Ⅲ期临床研究)。
三、奥布替尼 Orelabrutinib
制剂与规格:片剂:50mg
适应证:
1.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患者。
2.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
合理用药要点:
1.应该按照相关疾病指南,治疗前做基线评估,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治疗反应及毒性。
2.奥布替尼不抑制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与利妥昔单抗具有协同作用。
3.治疗套细胞淋巴瘤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推荐剂量均为150mg/次,每天一次,口服,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4.为口服给药,每天的用药时间尽量固定。应用水送服整片药片,不应咀嚼、压碎、溶解或掰断药片,可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如果未在计划时间服用本品,应在距离下一次用药至少8小时的前提下尽快服用,第2天继续在正常计划时间服药。请勿额外服用本品以弥补漏服剂量。
5.轻度肝功能损伤患者不建议进行剂量调整。中度肝功能损伤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慎用本品并严密监测肝功能,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应避免使用。
6.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是常见的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要监测血常规。出现3级血液学毒性及以上注意剂量调整。≥3级伴感染或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级血小板减少症伴显著出血或4级血液学毒性时,应中断治疗,待毒性症状在14天内消退至1级或基线水平(恢复)时,以起始剂量重新开始治疗;如14天之后消退至1级或基线水平(恢复)时,建议在医师指导下确定继续150mg/次或调整至100mg/次,每天一次的剂量。如果该毒性再次发生,应再次中断治疗,待毒性症状在14天内消退至1级或基线水平(恢复)时,以每次100mg/次,每天一次的剂量重新开始治疗;如14天之后消退至1级或基线水平(恢复)时,建议在医师指导下确定继续100mg/次或调整至50mg/次,每天一次的剂量。如果在剂量降低后该毒性第3次发生,应再次中断治疗,待毒性症状在14天内消退至1级或基线水平(恢复)时,以每次50mg/次,每天一次的剂量重新开始治疗;如14天之后消退至1级或基线水平(恢复)时,建议在医师指导下确定继续50mg/次,每天一次的剂量或终止治疗。如果该毒性第4次发生,应终止本品治疗。
7.联合使用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时应谨慎,应避免与CYP3A4强效或中效抑制剂和诱导剂联合使用。
8.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风险:使用奥布替尼过程中需要注意乙肝病毒激活的风险。应在开始本品治疗前确定乙型肝炎病毒状态,对于目前或既往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建议在开始本品治疗前咨询肝炎专科医生,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
本文是常树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