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廖华君 三甲
廖华君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内科

从太阳少阳并病角度治疗肿瘤患者外感发热经验

147人已读

文章摘要:现代医学治疗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等手段,在中医看来,相当于火毒之邪,肿瘤患者经过放、化疗术后,血耗津伤,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常,机体正气虚衰,抗邪无力,故称为“虚人”。本文介绍了中医治疗虚人病证的方法。

黄菊惠 廖华君

现代医学治疗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等手段,在中医看来,相当于火毒之邪,肿瘤患者经过放、化疗术后,血耗津伤,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常,机体正气虚衰,抗邪无力,故称为“虚人”。因其“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腠理者,少阳之分也,故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到虚人易少阳本经受邪。少阳枢机不利,治当以和解为主。

《伤寒论》六经中的太阳,主一身之表,如若虚人感受外邪,则太阳首当其冲,营卫不和,卫外失职,正邪交争,有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汗出、头痛、脉浮缓等症状。若数日未愈,腠理空虚,邪入少阳,演变为太阳少阳并病,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四肢骨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等,但症状均较轻微,故治宜调和营卫,和解少阳,方选柴胡桂枝汤。

五苓散首载于《伤寒论》,描述其适用证的条文有一:“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外邪循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功能,水气内停,则表现为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金匮要略》谈及此病治则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治宜温化水饮。五苓散证还易波及脾土,脾喜燥恶湿,易为湿困,脾转输津液功能失常,又可加重痰饮内停的症状,当重视健脾利水。五苓散为苓桂术甘汤去甘草,加泽泻,猪苓而成,故既有温阳健脾之功,又可起淡渗利尿之用,实为膀胱气化之剂。《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提到小便是否通畅有力取决于膀胱气化功能,“气化则能出矣”,故小便不利,兼有微热,消渴,纳差,脉浮者,宜选五苓散。

肿瘤患者经放、化疗后,本为“虚人”,此时极易感受外邪,如果又经失治、误治后,邪易传入少阳,但此时太阳表邪未完全解除,从而形成太阳少阳并病的病证,出现往来寒热,微恶风寒,自汗,头痛,胸胁胀满的表现。木不疏土,横逆犯胃,失其和降,则默默不欲饮食。太阳表邪内传太阳膀胱之腑,致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形成太阳经腑同病。水津不能蒸布于上,则烦渴欲饮;水气无法通利于下,则小便不利;饮阻清阳,则头晕;脾土受水湿所扰,水谷精微无法疏布全身,使机体乏力,纳差。此时病机较为复杂,太阳经腑同病,太阳少阳并病,因此,治疗可予柴胡桂枝汤合五苓散,疏邪透表,和解宣利,健脾温阳,使经腑之邪同祛,太阳少阳病邪共解,则诸症自除。

验案举隅:

患某,男性,65岁。2021年3月9日初诊。主诉:发热3天。患者因3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咽痛,最高体温为38.5度,发热门诊查新冠核酸阴性,予咽炎饮治疗后咽痛好转,然发热未解,今日体温37.3度,仍怕冷,自觉下肢冷甚,不欲食饮,口干喜饮(鼻咽恶性肿瘤放化疗后一直口干),无咳嗽,大便3日未解,夜间有汗,白天汗少,全身疲乏,头晕,小便力弱,无尿频尿急尿痛,咽红,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舌质红绛,苔轻度黄腻而干,脉宽缓少力,右寸浮,沉取皆不足。治法:解表达邪,和解枢机,温阳利水。方拟柴胡桂枝汤合五苓散。

处方:北柴胡30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党参15克,大枣35克,甘草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茯苓20克,猪苓20克,泽泻30克,白术15克,生姜3片。

共3剂,水煎服,每日2次,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

3月12日二诊:患者自诉服上药1剂后发热消失,怕冷、不欲食饮明显好转,现觉全身疲乏,大便解之困难,大便质软,肠鸣,无腹胀,稍有头晕,小便力弱,舌质红绛,苔轻度黄腻而干,脉右滑数,力可,右寸已不浮,左脉滑数。方拟参苓白术散加减。

处方:白术45克,炒白扁豆15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莲子10克,炙甘草5克,火麻仁15克,白芍20克,姜厚朴5克,麸炒枳壳15克,赤芍10克。

共7剂,水煎服,每日2次,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

随访:服药后诸症明显好转。

按:患某为老年男性,因受凉后出现低热,怕冷,脉浮,夜间汗出等风寒表虚证,又有口干,默默不欲饮食的少阳证,本应选用柴胡桂枝汤以和解少阳,解表达邪。但患者又有乏力,不欲饮食,小便力弱,苔微黄腻等太阴脾虚,湿邪内阻,膀胱气化不利的表现,故合五苓散,既可健脾利湿,还能疏表散邪,解除太阳表证。

二诊时患者已退热,但仍有全身疲乏,便秘,大便质软,脉滑数等现象,考虑外邪已除,现为脾气虚夹水湿证,需补脾行气,渗湿润肠,故选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四君子汤益气,以白扁豆、莲子为臣,益气祛湿,去温热之陈皮、砂仁等药,以防助热之弊,换以润肠通便之火麻仁、下气祛湿之厚朴和枳壳,以及性寒养血之白芍和赤芍。一诊重于祛邪外出 ,二诊重于调理善后,故患者病愈而不损正气,是为良法。



廖华君
廖华君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