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脏血管瘤的转归
文章摘要: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实性良性占位病变,多数血管瘤发现时小于3cm,无症状。约40%以上的血管瘤会增大,但从长周期角度看,血管瘤从增大-稳定-最终会缩小。肝血管瘤是良性病变,目前没有恶变的报道。瘤体破裂出血是肝血管瘤手术的绝对指征,多见于外生性、巨大和带蒂血管瘤,发生率低。症状产生与血管瘤占位效应刺激到肝包膜有关。
肝血管瘤由肝血管发育异常、肝末梢血管扩张畸形所致,是肝脏最常见的实性良性占位病变。因为其发病率高,有大量关于肝血管瘤长期随访观察的文献报道,简便归纳,供读者参考。
一、多数血管瘤发现时小于3cm,无症状。约40%以上的血管瘤会增大(比初始大小增加20%以上)。生长速度平均每年直径增加2mm或体积增加约17%,与初始发现血管瘤时的大小有关,小于2cm血管瘤长的最慢,8-10cm长的最快,超过10cm后,生长速度减缓。生长峰值在30岁以下,50岁后生长速度减低,与正常人生理发育规律相符。也就是说,从长周期角度看,血管瘤从增大-稳定-最终会缩小。因此绝大多数肝血管瘤,无论大小均可安全随访。只有极少数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有明显症状者才需手术。
二、肝血管瘤是良性病变,目前没有恶变的报道。如果血管瘤随访后发现恶变,更大可能是初始的血管瘤诊断有误。
三、以前的观点认为:肝血管瘤与雌、孕激素相关,外源性雌激素或怀孕后会刺激肝血管瘤生长。但病理研究没有发现肝血管瘤上有雌、孕激素受体。大样本分析,男性与女性在肝血管瘤转归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即血管瘤的生长速度与性别无关。
四、瘤体破裂出血是肝血管瘤手术的绝对指征,多见于外生性、巨大和带蒂血管瘤,发生率低。小血管瘤不会破裂出血。有明确临床症状的也是手术指征之一。症状产生与血管瘤占位效应刺激到肝包膜有关。疼痛症状为非特异性,与腹部、胃肠道病变症状有重叠。文献报道部分有症状患者经观察、检查后排除了与肝血管瘤有关,避免了手术。也有部分患者肝血瘤术后症状依旧存在。因此术前一定要明确症状与肝血管瘤的关系。
本文是任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