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维新 三甲
王维新 主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整形外科

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及介入分型

287人已读

文章摘要: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高流量脉管畸形,好发于头颈部和四肢等部位。本文介绍了AVM的病理特征和诊断方法,以Yakes分类为例进行了详细介绍。

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AVM)是先天性的高流量脉管畸形,好发于头颈部,其次是四肢,躯干和内脏。动静脉畸形在解剖上可其表现为错综复杂的脉管结构,局部可见蚯蚓样的血管团形成瘤巢,切面多呈蜂窝状,这些瘤巢是由一些畸形的、薄壁的脉管组成。在病理上,动静脉畸形表现为动脉和静脉组成的血管团,其间缺乏毛细血管床,静脉可由于局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而动脉化,血管壁发生病变。动静脉畸形的发展分为四个期,在早期为静止期,病灶不明显,或仅仅表现为皮肤红斑,触诊可及皮温升高。进展期通常发生在青春期,动静脉畸形病灶可能逐渐增大,表面皮肤颜色加深,触诊皮温升高之外,还可触及搏动、震颤,部分患者伴有异常粗大的血管团时可有可见的搏动。随着病灶进一步发展,进入破坏期,可能出现自发性坏死,导致局部出现慢性溃疡、疼痛、出血等,尤其是在局部破裂出血时,常规的压迫、电凝等止血方法可能无效,在出血较多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下需急诊手术或者急诊行介入栓塞治疗。如果不加以治疗,病灶进入失代偿期,严重者最终可因长期血流动力学异常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最终导致死亡1。

动静脉畸形诊断的金标准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在治疗前可行DSA的检查,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根据DSA的检查,动静脉畸形有多种分型的方式,本文以Yakes分类为例介绍。如示意图所示,可以将动静脉畸形分为五个类型(Yakes分型)2。I型:动静脉瘘,动脉静脉直接相通。II型:多条动脉或小动脉通过与引流静脉相连接,其中IIa型可见典型的的病灶巢,IIb型缺乏典型的病灶巢,而是引流入瘤样静脉。IIIa型为多条供血动脉通过微小瘘口流入单一的瘤样扩张性引流静脉,病灶巢位于静脉壁,IIIb型为多条供血动脉流入瘤样扩张静脉,并有多条扩张性引流静脉。IV型为多条动脉或微动脉不断分支,通过众多的细小动静脉瘘与多条引流静脉相连接,并局部浸润影响周围组织。

[1] Hussain, T., Farooqui, F., & Jehan, M. (2022).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of head and neck: A case report. JPMA. The Journal of the Pakistan Medical Association, 72(2), 360–362.

[2] Yakes W F , Vogelzang R L , Ivancev K , et al. New Arteriographic Classification of AVM Based on the Yakes Classification System[M]. 2017.e

王维新
王维新 主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整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