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维新 三甲
王维新 主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整形外科

动脉与静脉的纠缠——动静脉畸形(AVM)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因

151人已读

文章摘要:动静脉畸形是一种高流量脉管畸形,本文介绍了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动静脉畸形是先天性的高流量脉管畸形,因动、静脉间缺乏正常毛细血管床导致动脉和静脉血异常沟通发生纠缠,使局部静脉血管充斥着动脉高压性血流,而表现为局部明显的搏动、震颤、皮温增高、皮肤红斑,它也是最危险的脉管畸形。AVM的发生率较低,仅占体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1.5%,每年有症状的颅内AVM的发生率约为1/10 0000 ~ 1/10000,而颅外AVM是颅内的1/20,然而真正的流行率和发病率仍不完全确定。男女患病率相似,且近一半的患者出生时即被发现,多以局部的红斑作为首发表现,颅外AVM好发于头面部区域,特别是口周、面颊、鼻部、眼眶周围,四肢以及躯干也时有发生,几乎所有的AVM到成年期都会出现进展,随年龄增长、病变扩大增长恶化,局部会出现溃疡甚至大出血,严重者因长期血流动力学异常可致心力衰竭。

AVM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普遍认为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胚胎时期血管发育异常所致,并随年龄增长呈现出缓慢进展态势,在青春期或孕期可能会进展加快。通常未被认为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多为散发病变,也有少量关于家族性的病例(可能与生殖系突变基因有关)。颅内AVM主要涉及在血管发育中有举足轻重作用的Notch信号通路,体细胞突变(如MAP2K1体细胞)可能是部分颅外(体表)AVM的发生机制。对发病机制的研究有望指导AVM的治疗。

王维新
王维新 主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整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