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姚志韬 三甲
姚志韬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中医院 妇科

经海拾珠---“经”的起源

385人已读

文章摘要:本文介绍了月经的名称起源及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古代医籍中的讳饰、圣经中的规定、近现代对月经的污名化行为方式等。

“月经“”的名称起源

《脉经·卷二·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公元3世纪 西晋·王叔和

“月经”一词首见于此:“左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厥阴经也。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

在古医籍中,除“月经”一词外,根据月经一月一至、按时而下的特点,尚有用“月事”、“月水”、“月信”、“月潮”、“月汛”等讳饰;根据月经的颜色、性状特点,用“红脉”、“血经”、“月水”、“经水”、“天癸”等讳饰;

《诸病源候论》

作为中医的病因病理学专著,对于月经的描述除沿用了“月经” “天癸”及“经血”等经典名称外,还出现了“月浣” “月候”等新名称,表意更加形象具体。

不论中外,古人认为月经是不洁之物,又有用“衅”、“婵变”讳饰。

由于月经涉及女性生殖器官,且古人认为女性月经期间所排出的血液为不洁的象征,《 本草纲目》中就有“女人入月,恶液腥秽,故君子远之,为其不洁,能损阳生病也”的记载。

《圣经·旧约》中写道:女人行经,必污秽七天;凡摸她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女人在污秽之中,凡她所躺的物件,都为不洁净,所坐的物件,也都不洁净;在女人的床上,或在她坐的物上,若有其他物件,一人摸了,也必不洁净到晚上。

布哈里圣训 第一部:第一卷:经期篇

وقول الله تعالى { ويسألونك عن المحيض قل هو أذى } إلى قوله { ويحب المتطهرين

译文:安拉说:“他们问你月经的(律例),你说:‘月经是有害的,故在经期 你们应当离开妻子,不要与他们交接,直到她们清洁。当她们洗净的时候,你们可以在真主所命你们的部位与她们交接。’真主的确喜爱悔罪的人,的确喜爱洁净的人。

古罗马学者老普林尼在著作《自然史》中这样写:女人的经血会使新酒变酸、使麦子枯萎,杀死蜜蜂、腐蚀铁和铜,让空气中充满恶心的味道,如果狗尝了经血就会疯掉,被这些狗咬上一口,就像被患狂犬病的狗咬了一样。

近现代对月经的污名化行为方式

月经的称谓

国内常用“大姨妈“、“老朋友”、“见红”、“坏(好)事儿”;国外有“鲨鱼周(Shark Week)”、“血腥玛丽(Bloody Mary)”、“女人事(Lady Business)”···

经期恶俗

在印度广袤的乡村地区,“月经隔离”不但更为普遍,条件也更为恶劣。在荒山野岭,常常会出现一些被称为“月经小屋”(Gaokor)的简陋棚屋,一般由木头和红砖搭成,糊上水泥,没有门窗。来月经的女性被迫离开家人,隔离在此。屋内没有床铺,只能睡在硬地板上,碰到雨季,茅草屋顶还会漏雨,地面也会积水。

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研究月经的男人》《月事革命》

月经,阴中之阴,作为女性生理特征,在妇科医生眼里,只是突出代表了生殖繁衍功能的需求。对于月经的羞涩感,是母系社会衰落后的父权思维文化引导的结果。

《血证论》

问:而女子何以必行经。男子何以不行经。

答曰。经血者。血之余也。夫新生旧除。天地自然之理。故月有盈亏。海有朝汐。女子之血。除旧生新。是满则溢。盈必亏之道。女子每月。则行经一度。盖所以泄血之余也。血主阴而下行。所以从下泄。而为经血也。至于男子。虽无经可验。然亦必泄其余。男子以气为主。气主阳而上行。故血余不从下泄。而随气上行。循冲任脉。上绕唇颐。生为髭须。是髭须 者。即所以泄血之余也。

所以女子有月信。上遂无髭须。男子有髭须。下遂无月信。所主不同。升降各异。只此分别而已矣。

气血之余,男子为须,女子为经,虬髯之美,众人称道,经信之难,岂可忽视。顺应时代,解放思想,坦荡面对“月经”,才是现代女性权利的真实体现。

六十四卦(学习):屯卦———水雷屯,坎上震下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

中药(学习):当归

性味味甘、辛,性温。

归经 归肝、心、脾经。

功效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主治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本草正》:

“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

“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荣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 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

《本草新编》

当归 ,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 阳中之阴 , 无毒 。虽有上下之分,而 补血 则一。东垣谓尾 破血 者,误。入心、脾、肝三脏。但其性甚动,入之 补气 药中则 补气 ,入之 补血 药中则 补血 ,入之升提药中则提气,入之降逐药中则逐血也。而且用之寒则寒,用之热则热,无定功也。功虽无定,然要不可谓非 君药 。如 痢疾 也,非君之以 当归 ,则肠中之积秽不能去;如跌伤也,非君之以 当归 ,则骨中之 瘀血 不能消; 大便燥结 ,非君之以 当归 ,则硬粪不能下;产后亏损,非君之以 当归 ,则 血晕 不能除。肝中血燥, 当归 少用,难以解纷;心中 血枯 , 当归 少用,难以润泽;脾中血干, 当归 少用,难以滋养。是 当归 必宜多用,而后可以成功也。倘畏其过滑而不敢多用,则功用薄而迟矣。

不良反应: 如畏其滑肠,则佐之 白术 、 山药 之味,何不可者。或疑 当归 滑肠, 产妇 血燥,自是相宜。然 产妇 亦有素常肠滑者,产后亦可用 当归 乎?曰∶产后 不用 当归 补血 ,实无第二味可以相代。即平素滑肠,时当产后,肠亦不滑,正不必顾忌也。


姚志韬
姚志韬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中医院 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