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继君
主任医师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服中药后,不懂排病反应,可能错失好医生,失去治愈疾病的机会。
1027人已读
文章摘要:瞑眩反应是人体经过治疗调节后,出现的排病反应或效验反应,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反应。本文介绍了瞑眩反应的表现和如何与副作用区分。
瞑眩一词源于《尚书•说命篇上》:“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瞑眩反应,人体经过治疗调节后,出现的排病反应或效验反应,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反应。
如服完中药之后,出现不舒服的现象,很可能是瞑眩反应,也就是排病反应。
临床上,比较多见的暝眩是腹泻、头晕、发疹、口干、困乏、出汗、腹痛、矢气多等。
比如,治疗腹痛,服用大柴胡汤或者当归芍药散后,短时间腹部更痛了,
治疗咳嗽,咳得厉害,过后好了,这也可理解成暝眩的一种。
皮肤病,短期更严重了。
服用补养药,病人反倒更没有精神,甚至睡眠增加。
服用温阳药或补养脾胃药,病人出现腹泻。
我们容易把暝眩反应与副作用混淆。
暝眩反应有轻微、有严重。
病越重病期越长的人,反应越大。
特别注意,由于药物调配不当与误治,所致症状加重者,不是暝眩反应。
本文是杨继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