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泌尿传奇:Penis的历史05
文章摘要:本文探讨了历史上一些国王和皇帝因Penis缺陷所引起的心理影响和对历史的影响。

国王和皇帝的Penis缺陷
弗洛伊德强调了生殖器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自古以来,Penis也是权力和繁荣的象征,所以一旦帝王有了Penis缺陷,其可悲,其无力,人们可想而知。统治者因Penis畸形引起的抑郁、烦恼、愤怒和仇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
公元前1332年至1323年,图坦卡门作为第18代法老统治着古埃及。但他在18岁时,即过早神秘死亡了。关于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包括:疟疾、政治暗杀、Köhler病、颞叶癫痫发作、头外伤和马凡综合征。但这位年青国王留下了一个突出证据,那就是做成木乃伊时,仍保持Penis勃起。最近研究提示他可能患有纯合子镰状细胞病。他的死亡可能与镰状细胞危象所致的静脉梗阻性Penis异常勃起有关。他的突然死亡引起王国政局混乱,从而引发圣经记载的出埃及记。
东罗马拜占庭皇帝赫勒克留Heraclius (601–641CE)从波斯人手中拿回圣十字架圣迹而留名于世,他患有尿道上裂,排尿时,上弯Penis常致尿液喷射到脸上。于是他排尿时用特制的木板挡在下腹部。从他可自行排尿和育有11个孩子情况来看,他的尿道上裂应是龟头型可能性大。尿道上裂对这位皇帝的心理影响如何,历史无资料可溯。有时我们从他野蛮的行为中可窥一斑,如他通过内战废黜前任皇帝佛卡斯,赫勒克留砍下他的头,后见到他粗大的Penis,又怒从心头起,切下了佛卡斯的Penis。历史学家将赫勒克留的罪过归因于他与玛蒂娜的乱伦婚姻或心理上的环性心境障碍,实际上却忽略了他的Penis自卑情结。
1533年,法兰西国王亨利II世与凯瑟琳·德·美第奇结婚,婚后10年,未生育孩子。虽不育原因归于凯瑟琳,但实际上却是亨利的尿道下裂。凯瑟琳接受各种奇怪的治疗,包括喝孕妇的尿、尝试各种草药汁、戴护身符,甚至向占卜师求助。期间,国王的情妇普瓦堤耶生了两个孩子,虽更可能是她与其他人私通所生,但消除了人们对国王亨利生育缺陷的怀疑。普瓦堤耶将取代凯瑟琳成为王后,凯瑟琳将与国王亨利离婚,这些谣言或说法四处流传。凯瑟琳打听到一个秘密,国王与普瓦堤耶在一起时采用一种独特的体位。宫廷医生建议凯瑟琳也尝试多种性交方式。凯瑟琳急于弄清普瓦堤耶的技术,竟在普瓦堤耶卧室的屋顶钻了一个小孔,偷窥丈夫与情妇交欢的情景,但仍一无所获。最后,她想到了巴黎著名医生费尔内尔Jean Fernel,费尔内尔应该矫正了国王的尿道下裂,后来凯瑟琳与国王亨利生了十个孩子。当时有所奇怪的是,国王私人医生佩尔Ambrose Pare的尿道下裂理论水平远高于费尔内尔,但凯瑟琳却选择了后者,结果成就了史上有记载的首次尿道下裂矫正成功案例,费尔内尔因此名声远扬,法兰西的命运也得以改变。
1770年,法国王长子(1774年,继位成为著名的路易十六)与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开始了一场政治联姻,以弥补之前两国因奥地利继承人战争所致的疏远。但路易十六患有硬性包茎,性交疼痛,所以导致7年的婚姻有名无实。皇家外科医生建议国王应行包皮环切术。法兰西也因国王的生育问题出现动荡迹象。依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茨威格分析,国王和王后也因性生活烦恼而表现为行为愚蠢,生活奢靡。最后路易十六的内弟,奥地利皇帝约瑟夫II世安排人给路易做了包皮环切术。后来国王夫妇生了三个孩子,但延迟手术的代价太高了,有关国王阳痿的谣言和漫画到处传播,玛丽的铺张奢华进一步激怒了法国人民,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结果极其悲惨。
拿波仑.波拿巴(1769–1821 CE)热爱战争和女人,但尽管性欲旺盛,这位法国伟人却因其小Penis,悻悻折戟于床第。拿破仑外表柔弱、一生未育、身材矮胖、毛发柔亮,医史学家据此认为拿破仑可能患有弗赫利希综合征,即肥胖生殖无能综合征。拿破仑到处吹嘘其无数的风流史,可能正是要掩盖其高贵的处男之身。他分居的妻子约瑟芬有次谈起拿破仑的性事,说漏了嘴,“波拿巴啥也不是”。 Francesco Antommarchi教授对拿破仑的小Penis饶有兴趣,他完成了对帝国皇帝的尸体解剖。他在大家不注意的时候,默默挥动解剖刀,切下拿破仑疲软的小Penis。有人曾在法国艺术博物馆见过此物,说“看起来像条小鳗鱼干”。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用“器官自卑”解释拿破仑战争的侵略性。阿德勒认为对大多数男性而言,如Penis短小和外观异常,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强攻击性。
结语
Penis在生理上有排尿和性交功能,在社会文化层面有驱魔和全能神性,是权力和繁荣的精神象征。因此外科医生在矫正Penis畸形时,不只是单纯治疗排尿或排精功能的器官,而应结合患者的心理社会和历史背景,全面评估后再制定治疗方案。
此文源自Mohamed Fahmy主编的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Penis, V. Raveenthiran所著
本文是叶海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