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叶海云 三甲
叶海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泌尿传奇:前列腺增生激光治疗的历史03

98人已读

文章摘要:本文介绍了前列腺激光治疗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情况,包括PVP、HoLAP、HoLEP等技术,并探讨了模拟器和机器人辅助技术的应用前景。


KTP激光早期只是配合VLAP用于前列腺增生的治疗,用于切开膀胱颈。1998年,首个纯KTP前列腺汽化技术问世,称为光子调控前列腺汽化photoselective 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 (PVP),采用60 W激光器,侧向发射光纤。2000年,相关报告发表。2003年,激光功率增至80 W,2005年,2年结果报告发表。2006年,LBO 532 nm激光(GreenLight HPS)出现,2010年,2年总结报告发表。2011年,最新型的180 W LBO laser (Green Light XPS)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此设备采用新设计的侧向发射光纤MoXy,内置盐水循环系统冷却保护光纤,延长了光纤的寿命。报道称180 W LBO 激光汽化速度是120 W激光的2倍。GOLIATH研究随机比较180 W LBO激光汽化与TUR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16年发表的2年报告显示,二者相近。

与KTP激光类似,钬激光holmium:YAG起初也是作为Ng:YAG VLAP的辅助手段。1996年,钬激光用于前列腺汽化。该技术采用直射光纤,虽易于掌握,但对于较大前列腺,耗时很长。对于60g以下前列腺,其长期效果与PVP类似。2013年以后,有关HoLAP的报告未见发表。

铥激光多用于前列腺切除和剜除,铥激光消融汽化前列腺的报告很少。二极管激光Diode laser 激光汽化前列腺Diode laser 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 (DiVAP)曾有报告,铥激光穿透深度大,切开效果好,但深部电凝难度大。目前有关二极管激光临床证据少,报告水准低,病例数少,很难与其他汽化技术作比较。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DiVAP与120 W GreenLight PVP作比较,前者凝血效果较好,但再治疗率较高,并发症较多。为克服DiVAP的缺点,新型直射石英包被光纤(Twister fiber)用于DiVAP,激光能量将集中于光纤尖端,而不是发射激光束。一项随机研究显示此技术与传统DiVAP效果相当,并发症,尿痛和坏死组织均减少,长期报告尚未发表。

切除

高功率激光器出现之前,前列腺消融和汽化作用时间长,效率低,于是前列腺激光切除技术应运而生,最出名的HoLRP (holmium laser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此技术与传统的TURP类似。铥激光越过消融阶段,直接应用于前列腺激光切除,与TURP类似,铥激光光纤以汽化方式片状切除前列腺,安全性和有效性与TURP相近。后续研究发现,激光切除技术在效果上要逊于前列腺激光剜除技术。

剜除

撇开死亡率不谈,开放前列腺摘除术是疗效最好,对于大前列腺更是如此。激光前列腺剜除遵循开放前列腺摘除的原理,但经尿道径路,无需膀胱切开和皮肤切口。1998年,Fraundorfer和Gilling首创此技术,称为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 (HoLEP)。历经10年长期随访,结果显示,病人IPSS评分、尿流率和残余尿量均改善,膀胱颈挛缩和尿道狭窄发生率2–7%,再手术率<1%。随机对照研究显示,HoLEP效果与TURP相当,再手术率更低。HoLEP学习曲线长,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其他激光也用于前列腺剜除,2009年,铥激光,2010年,980nm二极管激光,2013年,KPT激光,2013年,1318 nm二极管激光。其中只有铥激光汽化剜除报告了2年结果,与HoLEP相近。

模拟器和机器人辅助

为帮助激光技术的学习,人们开发了相关的模拟器,2011年,PVP 模拟器,2013年,HoLEP模拟器,2014年,二极管激光器手术模拟器相继出现。这些模拟器是非常好的教学工具。机器人辅助技术出现后,该技术也渐进入前列腺增生激光手术领域,2015年,一种可曲式经尿道机器人用于实验模型膀胱病灶整块切除。同年,通过硬质内镜,经机器人系统控制激光光纤方向技术曾被报道,在模拟器和尸体前列腺实现剜除手术。但考虑到机器人辅助技术的费用高昂,成熟度不足,此技术真正用于临床手术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文源于The History of Technologic Advancements in Urology,Sutchin R. Patel,Michael E. Moran,Stephen Y. Nakada主编,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Lasers in the Treatment of BPH, Johann P. Ingimarsson和Amy E. Krambeck所著

叶海云
叶海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