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普增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新冠肺炎为什么出现后遗症的4个学说

发表者:孙普增 人已读

摘要:
新冠后遗症的症状达200多种,最常见的是气促、极度疲劳、睡眠困难, 其他包括焦虑、抑郁、头痛、身体各处疼痛、心悸,以及“脑雾”等。目前,新冠后遗症发生机制还不明确,可能与凝血病、免疫功能紊乱、基因重组等有关。

目前,新冠后遗症发生机制还不明确,本病可能是下一个公共卫生灾难。据报道,Sam Norpel,48岁,接种疫苗,包括加强针在内,依然于2021年12月感染奥密克戎病毒,至今仍未治愈的女性患者的例子。 她说:“48岁感觉像78岁 ”。

新冠后遗症的症状达200多种,最常见的是气促、极度疲劳、睡眠困难, 其他包括焦虑、抑郁、头痛、身体各处疼痛、心悸,以及“脑雾”——注意力、记忆力、认知能力、理解力、沟通能力等退化。其原因可能是免疫系统过激, 可能是血栓,也可能是基因改变等。

一、新冠『凝血病』学说:

南非生理学家 Etheresia Pretorius 提出微血栓可能与长新冠虚弱的症状有关。其团队发现急性新冠患者以及症状持续六个月或更长时间的长新冠患者血液中的存在大量的微血栓(纤维蛋白原凝结成异常的淀粉样蛋白),在这种微血栓的一项后续研究中发现SARS-CoV-2 刺突蛋白(可在体内存在一年)会触发微血栓的形成。另外患者体内高水平的炎症因子和一种叫做 alpha 2-antiplasmin 的蛋白质阻止了微血栓的分解,所以又很难自然分解。而全身微小血管的阻塞就可能阻碍器官和组织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导致了长新冠的疲劳、肌肉疼痛和脑雾等症状。

二、『免疫功能紊乱』学说:

新冠感染期间,我们的抵抗力与病毒进行一场大战,大量的免疫细胞与病毒会在战争中“牺牲”。人体在恢复期就要打扫战场,身体也会处于细胞再造,或者修复的状态,这段时间又叫“免疫紊乱期”,所以,人体在这段时期就会感到虚弱、无力,症状的轻重主要以免疫系统强弱,以及病毒的数量多少有关系。大多数新冠病毒感染后,都会出现不同症状的“后遗症”,像咳嗽、咳痰、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焦虑等。

近日,顶刊Cell上的最新研究论文更是给人们以“警示”:重症新冠肺炎可引发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长期性变化!具体来说,在重症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数月至1年内,免疫系统中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HSPC)的先天免疫表型和表观遗传程序发生着持续的改变,从而导致不同转录因子(TF)的激活、炎症程序调控的改变以及骨髓细胞的持续增加。而HSPC表观遗传学上的改变又会通过分化传递给后代的先天性免疫细胞,从而影响整个免疫功能。因此,新冠感染之后出现组织修复变慢、抵御其他感染能力下降、慢性炎症以及长期后遗症等诸多情况,也正是因为免疫系统遭到了“重创”。

另外,研究表明,在重症新冠患者中,IL-6水平升高会导致组织损伤、免疫细胞聚集/激活,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

三、『基因重组』学说: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称,近1/5感染新冠肺炎的美国人在急性感染恢复数月后仍存在症状。研究人员希望最新发现为更多研究铺平道路,以了解新冠病毒的长期影响。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科学家揭示了新冠病毒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一种独特机制: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体细胞的基因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此前从未在其他冠状病毒中发现。该研究不仅有助解释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的免疫方面的症状,还能解释“长新冠”。相关论文刊发于23日出版的《自然·微生物学》杂志。

2023年8月9日,一项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能够阻断核编码和线粒体编码的线粒体基因的表达,导致宿主线粒体功能受损线粒体功能的长期受损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新冠后遗症,如器官衰竭

四、新冠病毒可在人体持续存在

2024年4月8日发表在《柳叶刀•传染病》(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证明了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后可在人体内持续存在数月或数年。这是导致人们在长新冠(Long COVID)中出现当前症状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医疗事件的原因。

新冠病毒持续感染的确凿证据:UCSF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171名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样本,通过一种新型超敏感血液检测分析发现,在多达25%的人体内,病毒蛋白在感染一年后仍然存在。这些发现极大地支持了冠状病毒可以在人体组织和器官中存在的证据,即使在急性感染恢复后也是如此。

往期链接点击以下文字,出现相关的科普文章:

⒈《新冠肺炎、新冠后遗症》专题

⒉《老胃病、食管反流》专题

⒊《幽门螺杆菌感染》专题

本文是孙普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