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医风湿免疫医联论坛”系列活动—“临床研究助学科发展”会议报道
文章摘要:由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北京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科医师分会主办,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协办的 “京医风湿免疫医联论坛”系列活动—临床研究助学科发展”于2023年4月8日在(北京)线上隆重召开。会议聚焦风湿免疫疾病前沿进展及临床科学研究,邀请了临床研究方法学、数据库建设、样本库建设等领域知名专家进行演讲及授课,并邀请北京及周边地区风湿免疫科的科室主任、同仁参与学术主持及讨论。为各位风湿免疫病学同道带来了全新的学术盛宴!
为促进风湿免疫疾病的学术交流,促进本地区及周边地区风湿免疫病领域的诊治水平,由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北京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科医师分会主办,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协办的 “京医风湿免疫医联论坛”系列活动—临床研究助学科发展”于2023年4月8日在(北京)线上隆重召开。会议聚焦风湿免疫疾病前沿进展及临床科学研究,邀请了临床研究方法学、数据库建设、样本库建设等领域知名专家进行演讲及授课,并邀请北京及周边地区风湿免疫科的科室主任、同仁参与学术主持及讨论。为各位风湿免疫病学同道带来了全新的学术盛宴!

大会主席、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风湿分会会长、北京医院副院长张烜教授做开场致辞。提出风湿病的临床研究是目前研究重点,如何做高质量临床研究是难点。今天的会议,不但邀请到风湿免疫病领域在临床研究方面已经有所建树的专家,也请到了方法学、其他相关领域学科在临床研究方面经验丰富的学者,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能够碰撞出新的火花,进一步促进北京及周边地区风湿免疫病学术进步及学科发展。

大会内容精彩丰富,充分聚焦风湿病领域临床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研究员,项目开发与管理部主任汪海波教授,向大家讲授了“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分析”。从RCT的基本原理、RCT设计的关键要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随访和失访以及统计分析几个层面,向听众讲述了常见临床研究的类型、开展过程中的易犯错误及注意事项。指出合理的方案设计,严格按照方案的随访及统计分析,是一个好的临床试验的要素,是获得可靠研究结果的基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何菁教授的授课题目是“临床研究之实战经验叙谈”。何菁教授近10年来在IL-2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微生物菌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互关系方面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成果。何菁教授从最初的研究灵感、研究假设,到方案的实施,再到方案调整,最后到成果发表,向大家分享了高质量研究成果一路走来的故事和曲折,并激励青年学者在研究中要善思、平和、积极、乐观。
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卢昕教授向大家分享了“皮肌炎临床预测模型构建的经验”。指出特发性炎性肌病是一组表现差异十分明显的疾病,好的临床预测模型,能够将不同的病人从错综复杂的背景中逐一区分开,有助于实现精准化治疗。讲述了如何从单一的血清学预测,再到后来的血清学、病理及基因联合的预测模型的构建,提高了听众对特发性炎性肌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的陈盛教授,向大家讲授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的诊治进展”。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在临床中常见,多数对糖皮质激素等传统药物治疗反应不佳。陈盛教授从发病率、发生机制、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分享了近年来相关领域的新的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拓宽了参会者的视野。
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的王芳教授跟大家分享了“选择性Jak抑制剂靶向治疗银屑病关节炎”方面的内容。王芳教授系统地回顾了银屑病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原则。并向大家分享了选择性Jak1抑制剂乌帕替尼在银屑病关节炎治疗方面临床研究相关的数据。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李海峰教授跟大家报告了“神经免疫疾病数据元体系构建与数据库建设”方面的相关经验。李海峰教授以重症肌无力为例,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建设标准的数据元与数据库,以及如何应用,让参会听众受益匪浅。
清华大学网络行为研究所副所长杨斌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多中心分布式科研专病数据库”构建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专病数据库管理的新模式,也从政策和技术层面讲述如何保障数据库的安全和质量,为在风湿免疫病领域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持。
北京医院临床生物样本管理中心主任肖飞教授的授课题目是“临床生物样本库建设”。肖飞教授从生物样本库建设的意义、生物安全标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样本库构建的模式以及和区链数据库之间的管理等全方位、多角度,向参会者介绍了北京医院生物样本库在建设方面的经验。
专题讲座后,北京医院副院长张烜教授、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程永静教授,同包括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白玛央金教授在内的多家兄弟医院风湿免疫科行政主任,针对确保“京医风湿免疫医联论坛科技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展开激烈讨论。并进一步就如何申请研究课题、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的细节等问题进行更深层次探讨。


经过中午短暂的休息,下午继续召开了本次活动的青年沙龙环节。北京医院血液科冯茹教授向大家汇报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研究”方面内容;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研究所刘昱东副所长向大家讲授了“浆母细胞及调节T细胞在风湿病的预测”等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陈哲博士汇报了“骨关节炎的自身免疫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陈颖娟教授结合自身临床研究课题,分享了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达标策略及生物制剂治疗”方面的经验。
此次会议聚焦临床科研及学科发展,演讲主题鲜明,学术氛围浓厚,交叉学科专家互动讨论热烈! 参会者纷纷表示从会议中得到了临床研究、数据库及样本库建设的基本策略及实施原则,带动了学科发展方向,截止会议结束,此次会议线上参会人数超过12000人次。
感谢各位同仁对本次会议的支持!我们期待我们的会议能进一步丰富我们的视野,支持风湿免疫学科继续向前,蓬勃发展!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