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哮喘和过敏那些事儿》系列之一:哮喘
过敏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几乎可以累及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因此其症状广泛。
过敏性疾病并不全是轻症,约15%-20%是重症,病人有发生哮喘发作或过敏性休克的危险。大多数过敏性疾病始于儿童期和青壮年时期,过敏性哮喘也是其中之一。
过敏性哮喘
哮喘的流行病学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以儿童多发,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2000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委员会根据80个国家流行病学研究中收集到的标准化数据估计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
世界不同地区的患病率不同,但不少国家的数据提示哮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我国亦是——1990年、200年、2010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用同样的方法对0-14岁儿童进行哮喘患病率调查,哮喘累计患病率分别为1.09%、1.97%、3.02%,每10年增幅分别为80.7%、53.3%。其中各年龄段均有上升,以学龄前儿童最高(4.15%),约70%-80%的儿童哮喘发病于5岁以前。
哮喘定义为反复发作咳嗽、喘息、气促、胸闷。是最常见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如果诊治不及时,随着病程的延长可致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导致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早期诊断及恰当的治疗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临床综合征,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免疫、神经、精神、内分泌因素、遗传学背景和神经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其所有机制以各种相互作用方式形成了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
除了过敏性哮喘,临床还有肥胖型哮喘、运动性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和非过敏性哮喘等。
1
免疫致敏因素
大多数儿童哮喘为过敏性,多与患儿接触过敏原刺激后引发机体出现IgE介导的气道过敏反应,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扩张、渗出增加、分泌增多,临床出现咳嗽、胸闷、喘鸣、呼吸困难等症状。但依赖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能引起炎症过程,属于非IgE介导的气道过敏反应。
Travel
2
呼吸道感染
病毒感染是使哮喘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Travel
3
遗传因素
患者多为过敏性体质,而过敏性体质具有明显的遗传性。如父母一方患过敏性疾病,25%-35%的子代会患过敏性疾病;如父母双方均患过敏性疾病,子代的患病概率上升到40%-60%;如父母双方均患同一种过敏性疾病,则50%-80%的子代会患病。目前已明确,哮喘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Travel
4
环境因素
环境和生活方式在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如环境污染、喂养方式、被动吸烟、病毒感染、早期对过敏原的暴露均可诱导促进IgE的合成,影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Travel
5
神经、精神及内分泌因素
哮喘患儿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亢进,或同时伴有α--肾上腺素能神经反应增强,从而发生气道高反应性。一些患儿哮喘发作与情绪有关,其原因不明。许多研究表明,肥胖与哮喘的发病存在显著相关性,2012版儿童哮喘国际共识(ICON)将肥胖哮喘列为哮喘的一种特殊表型。约2/3患儿于青春期哮喘症状完全消失,于月经期、妊娠期和患甲亢期间症状加重,均提示哮喘的发病可能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具体机制不明。
5
神经信号通路
哮喘患儿体内存在神经信号通路调控着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对机体的作用,参与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
诱发哮喘的常见危险因素
01
吸入过敏原(室内:尘螨、动物毛屑及排泄物、蟑螂、真菌等;室外:花粉、真菌等)。
02
食入过敏原:牛奶、鱼、虾、螃蟹、鸡蛋、花生等。
03
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支原体感染。
04
强烈的情绪变化(如:大哭、大笑、生气、惊恐等极度情绪)。
05
运动和过度通气。
06
冷空气。
07
药物(如:阿司匹林)。
08
职业粉末和气体。
强烈建议避免各种危险因素。
其他引起哮喘发作的因素
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鼻息肉常与哮喘有关。恰当治疗其中每一种疾病,均会改善哮喘病情。
胃食管反流可引起哮喘发作,尤其是儿童。当反流纠正后,哮喘也会得到改善,目前对此观点仍有争论。
本文是田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