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溃疡性结肠炎,值得掌握的25个问题
溃疡性结肠炎,值得掌握的25个问题
梅斯医学 梅斯消化新前沿 2023-04-24 20:00 发表于浙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常简称溃结,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进程。是以结直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
因UC治愈难度大,迁延不愈,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有癌变倾向,已被WHO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被称为“绿色癌症”。
1. 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常简称溃结,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以及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粘膜下层。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多呈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2.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有哪些?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精神因素和自身免疫因素有关系。
3. 什么样的人容易的溃疡性结肠炎?
直系亲属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人得溃结的可能性会增加,除此之外,经常处于紧张焦虑或者抑郁状态以及肠道感染等都有可能增加溃结的风险。
4. 溃疡性结肠炎能预防么?
由于溃结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所以并没有特效的方法可以预防溃结的发生。但是对于进入缓解期的溃结患者,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预防溃结的复发。避免焦虑、情绪低落等精神刺激,避免辛辣、生冷食物对肠道的刺激,减少肠道感染机会,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等均可以有效的预防溃结的复发。
5. 溃疡性结肠炎有什么临床表现?
粘液脓血便是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重要表现,症状轻的患者每日可排便 2-4 次,重者可以达每日 10 次以上。除此之外的症状都不够典型,可有腹痛、腹胀或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口腔反复溃疡、外周关节炎等肠外表现以及衰弱、贫血、消瘦等全身表现。
6. 粘液血便超过多长时间应该怀疑溃疡性结肠炎?
不同的诊疗指南对于持续时间有着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持续 6 周就应该引起重视。对于临床表现和结肠镜改变均不典型的初发患者,可随访 3-6 个月后再诊断。
7.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类型怎么划分?
溃结可以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初发型,指无既往史的首次发作;
(2)慢性复发型,临床上最多见,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
(3)慢性持续型,症状持续,间以症状加重的急性发作;
(4)急性爆发型,比较少见,但是病情严重,并发症较多。各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8. 溃结的严重程度如何划分?
根据腹泻等症状及相关血液检验指标划分溃结的严重程度:
(1)轻度:此型最常见,通常仅累及结肠的远端部分,病情轻,腹泻每日少于4次,腹痛、便血清或少见,缺乏全身症状和体征。
(2)中度: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起病突然,腹泻每日4一5此,为稀便和血便,腹痛较重,有低热,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可有肠道外表现。
(3)重度:起病急骤,有显著的腹泻、便血,有持续的严重腹痛,可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
9. 溃疡性结肠炎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由于多种肠炎也可以引起类似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所以需要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肠炎还有克罗恩病、缺血性肠病等非感染性肠炎鉴别。
10. 通过什么检查可以确诊溃疡性结肠炎?
通过结肠镜检查获取组织活检是确诊溃疡性结肠炎的金标准。
除此之外,X 线钡剂灌肠试验、血沉、C 反应蛋白以及 p-ANCA 也是常用的几项帮助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辅助检查。
11. 溃疡性结肠炎有遗传倾向吗?
欧美国家在遗传方面做过不少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而患者配偶的发病率并不增加。当前的观点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不是一定会传给下一代。
12. 溃疡性结肠炎对结婚生育有影响吗?
溃疡性结肠炎并不影响生育功能,也没有证据表明溃结患者的下一代一定会得病,所以只要能按照正确的方案治疗,溃结并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是可以结婚生孩子的。
但是在妊娠或分娩后早期,可使约 1/3 非活动期或 2/3 活动期溃结患者的结肠炎加重,因此,溃结患者是否妊娠要充分权衡。
氨基水杨酸制剂在妊娠期间一般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可以干扰叶酸的吸收,所以推荐补充叶酸;
妊娠期间应避免应用免疫抑制剂,尤其是甲氨蝶呤更要绝对禁用;
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能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妊娠期间也应该尽量避免。
鉴于治疗溃结的药物大多数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妊娠前应咨询医生。
13. 溃结患者应该采取怎样的生活方式?
首先,溃结患者要注意饮食,建议采取上述提到的饮食方式;
此外,减压和良好的压力缓解方式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甚至避免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发生可以有效降低溃结的复发,必要时可以适当应用抗焦虑药物甚至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
14. 溃疡性结肠炎预后?
目前并没有特效药物或者方法可以完全根治溃疡性结肠炎,但是可以通过规范治疗来减少复发,延长缓解期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15. 溃疡性结肠炎一般有哪些并发症?
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引起消化系统及肠道外的并发症。
对于消化系统,溃结可以引起中毒性巨结肠、结直肠癌变、肠道大出血甚至肠穿孔等十分严重的并发症。除此,溃结还会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并发症,比如口腔溃疡、骨关节病变、皮肤病变、肝肾病变、动脉炎和血栓栓塞等。
16.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案?
对于溃结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益生菌以及抗 TNF 制剂,其中氨基水杨酸类常作为首选和维持治疗的药物,皮质类固醇也就是通常说的激素可以迅速缓解症状,多用于急性发作,而免疫抑制剂可以减轻或消除对激素的依赖,并且在氨基水杨酸维持治疗失败时可以用于溃结的维持缓解。
当内科治疗无效,有手术指证时可以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切除病变肠段。
17.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有什么副作用?
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厌食等胃肠道不良反应是氨基水杨酸类常见但是并不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用此类药物还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性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反应和粒细胞缺乏等罕见的不良反应。
长期服用激素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甚至导致股骨头坏死。
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胰腺炎以及胃肠道反应。英夫利昔单抗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和感染,也有资料表明可能会增加淋巴瘤和癌症的风险。当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咨询医生,考虑更换其他药物治疗,而不是自行停药,以免引起症状的反复。
18. 如何尽量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一般因人而异,并且不可预测。
及时补充叶酸,定期的进行血液监测以及肝肾功能的检查,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即刻停药,可以最大程度上减轻药物副作用对身体的损伤。
应用单抗治疗时应密切注意过敏反应,增强抵抗力,避免感染的发生。
总之,药物的副作用可防可治。
19. 溃疡性结肠炎需不需要定期复查?多长时间间隔比较合适?
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容易反复,需要定期随诊病情变化,间隔时间根据病情程度决定,遵循医生医嘱决定复查时间是最好的选择。
复查项目一般包括大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沉(ESR)、C 反应蛋白(CRP)和肝功等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可以行 X 线或钡剂灌肠检查、CT 检查以及结肠镜检查。
20. 溃疡性结肠炎会癌变么?
一般来讲,溃结的患者结直肠发生癌变的几率要高于正常人,尤其是广泛性结肠炎还有幼年起病而病程漫长者。
目前并没有确切的数据表明癌变率有多高,但是国外有研究报道起病 20 年和 30 年后癌变率分别为 7.2% 和 16.5%。
21. 癌变高危人群有哪些?如何进行癌变监测?
对病程 8-10 年以上的广泛性结肠炎、全结肠炎和病程 30-40 年以上的左半结肠炎、直乙状结肠炎患者,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应至少两年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并作多部位活检。若组织学检查发现有异型增生者,应密切随访,若为重度异型增生,一经确认应立即手术治疗。
22. 什么是异型增生?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溃结的反复发作反复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肠道黏膜细胞的分化偏离正常方向,引发异型增生。异型增生是一种癌前病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成为结直肠癌。
23. 溃疡性结肠炎什么时候需要手术治疗?
当患者有以下症状时,可能需要择期甚至紧急手术治疗:
(1)并发结直肠癌变;
(2)慢性持续性病例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虽然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病情但应用激素不良反应太大不能耐受;
(4)并发大出血、肠穿孔、重型患者特别是合并中毒性巨结肠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且伴严重毒血症状者。
24. 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治疗效果怎么样?
尽管许多患者的病情经药物治疗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但仍有 15%~30% 的 UC 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完全切除所有可能的病变组织在理论上可以治愈溃结。
过去常采取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瘘术,为了避免回肠造瘘易发生贮袋炎的缺点,近年来采用回肠肛门小袋吻合术,既能切除全结肠又能保留肛门排便功能。
25.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饮食健康教育?
嘱家属疏导患者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其次家属还应该努力改善患者心境,保持患者心情舒畅,减轻患者压力,避免因为疾病出现过度的焦虑和抑郁;
最后家属应该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减少纤维摄入量,注意低渣饮食,避免患者食用生冷刺激食物。
来源 | 胃肠病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