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肿瘤,你了解多少呢?
骨癌,又称骨恶性肿瘤,是发生在人体骨骼的恶性肿瘤,发展速度很快,预后差,死亡率高。骨癌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癌症呢?会有哪些症状呢?骨头上也会得癌?

一、骨癌的特点
骨癌属于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它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在年轻人中高发,是一类“偏好”年轻人的疾病,尤其在7~15岁的青少年当中有较高的发病率。
二是骨癌很容易被患者忽略,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漏诊和误诊,有的发现时通常已经到了晚期。

二、诱发骨癌的因素有哪些呢?
1.遗传因素:骨癌的发病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有的骨癌患者本身存在基因缺陷问题,会显著增加罹患骨癌的风险。2.辐射影响:在电离辐射下长期暴露也会增加患骨癌的风险,容易使人体细胞发生突变而诱发骨癌。
3.疾病因素:比如软骨瘤等良性肿瘤的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和控制,会增加恶变的风险。
4.化学因素:有的患者由于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容易给身体带来不良的刺激,这时候也会增加患骨癌的风险。
三、骨癌早期有哪些典型症状?
如果想要早期识别骨癌,就要留意身体的异常症状,如果出现以下几个症状,就要警惕可能是骨癌在作怪:
1.在骨的表面可触及一个硬的肿块,骨癌的早期症状患病部位通常表现为梭形肿胀,肿块的边界不清晰、皮肤温度上升、质地比较硬,局部的血管扩张等。
2.骨癌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骨痛。骨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通常在早期会出现胀痛和钝痛的症状,疼痛容易反复发作,往往在短时间内疼痛会加重,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和夜间疼痛。
3.发生病理性骨折或变形。骨癌会对骨骼的骨质造成破坏,使骨质变薄弱,所以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摔跤或活动就出现骨折。
4.发热、体重下降、疲劳和活动能力下降,有时发生于晚期骨癌。出现以上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四、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怀疑患有骨癌,做哪些检查来发现骨癌呢?
1.X线可以作为骨癌的初筛检查,目的是为了发现肿瘤的存在,但无法确诊是良性还是恶性。
2.血液检查:有些肿瘤可能会导致人体血液的一些肿瘤指标升高,可以通过化验血液来观察肿瘤指标,如果发现指标升高,可以为诊断骨癌提供依据。
3.CT和MRI,可以通过界面观察肿物的性质,还能发现更多的肿物细节。
4.全身骨扫描、PET-CT或者其他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排查身体其他部位是否存在骨癌转移,有助于早期识别骨癌转移。
5.病理活检:医生会从疑似癌症的区域取一些标本,由病理科医生来进行观察。目前来说,病理活检是诊断癌症的金标准。
五、如何治疗骨癌呢?
1.手术治疗:随着新辅助化疗的不断发展,显著提高了保肢手术的成功率,目前手术方式以保肢手术为主,采用肿瘤广泛切除、人工假体重建术,对于神经血管包裹等无法保肢的情况则选择截肢术。
2.化疗:新辅助化疗为术前即进行化疗,目前手术+新辅助化疗已是骨癌最基本最标准的治疗,从此化疗不再是单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局部复发和转移率,同时也是为了提高保肢率,新辅助化疗能早期对微小转移灶进行治疗,对原发肿瘤也有杀伤作用,并有利于随后的保肢治疗,还可以通过评估肿瘤对化疗的反应,提供体内化疗敏感性试验的信息。
3.放疗:肿瘤的最佳治疗常需要联合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手术。多数原发恶性骨肿瘤是相对抗放射性的,但仍有部分对放疗十分敏感,如多发性骨髓瘤、尤文肉瘤、淋巴瘤等。放射治疗可以减少恶性肿瘤由于边缘切除而导致的局部复发率,也用于术前软组织肉瘤的治疗,减少肿瘤体积,使之更容易切除。对于无法行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可能帮助缓解疼痛。
4.中药治疗:有效缓解化疗毒副作用,减轻症状,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配方上可以因人而宜,且副作用较小,患者更容易接受。
5.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与传统化疗相同,目的都是尽可能杀伤癌细胞。比起化疗的无差别杀伤,靶向药物理论上只打击癌细胞,而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显著伤害。免疫治疗则与以往抗肿瘤药作用机理截然不同。它的作用对象不是癌细胞,而是免疫细胞。这类药物自己不能直接杀伤癌细胞,而是激活针对癌细胞的免疫系统,然后让大量免疫细胞活跃起来,成为真正的抗癌武器。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一定要根据病情需要进行选择,使用前多需进行基因检测,确定治疗方案。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