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等待是病吗?造成尿等待的根源是什么?
陈善闻 刘金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状况,明明感觉到了尿急,可到了厕所非得等上一会才能尿出来。这种状况就叫做尿等待,这种情况男性出现的几率比较多。那为什么会出现尿等待呢?这是不是一种疾病呢?
一、什么是尿等待
尿等待也称为排尿踌躇,患者准备启动排尿但难以启动排成过程,表现为排尿延迟通俗地讲,就是患者有尿意也有主观排尿的动作及意愿,但尿液不能马上排出体外,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引起尿等待主要有两种因素:病理性和心理性因素。病理性主要由生殖系统炎症、泌尿感染、梗阻等引发的。
二、常见病理因素引起的尿等待的原因。
1. 炎症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病因有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由于感染等造成的炎症,持续的对泌尿系统造成刺激,从而产生病理性改变。

2.梗阻性疾病
由其他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肿瘤压迫、前列腺癌等外界炎症对泌尿系统或输尿管造成的泌尿系统梗阻,出现的尿等待。
3.神经肌肉等损伤
由于中枢神经功能受损导致出现的功能性障碍,如脑中风,脊髓受损等。因此产生排尿困难,排不出尿等。
4.膀胱当中积存尿液过多
如果有憋尿的习惯,可能会导致膀胱变得比较充盈,容易使排尿中枢受到抑制,出现尿等待的现象。
5. 药物原因
具有抑制副交感神经作用的药物(例如抗抑郁药物、某些抗鼻黏膜充血药物、治疗感冒药物)可引起尿等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患者也会出现尿等待。
如果在排尿时,心里处于一种紧张、恐惧状态,就很容易出现尿等待。这是因为紧张状态下尿道内约括肌会出现绷紧不松弛情况,即使逼尿肌收缩也很难尿出来。
三、长期尿等待的危害
1.尿等待患者一般会伴有膀胱内残余尿液增多,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如果在晚上睡觉的时候频繁解小便就会影响睡眠,导致白天精神不振。
2.由于尿等待患者排尿不畅,会影响尿液的排出,则容易加重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肾盂肾炎。
3.部分尿等待患者由于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排尿不出。如果没有及时解除梗阻,还有可能影响肾功能。
四、尿等待该如何调理
导致尿等待的原因比较多,如尿道梗阻、神经源性因素、尿道损伤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治疗。另外患者也可以做提肛运动、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对尿等待情况的改善也有一定帮助。
1、尿道梗阻:患者由于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道梗阻,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普乐安片等,可以扩张膀胱颈和后尿道,使排尿轻松。尿道结石患者需要到医院做正规诊断和治疗,一般行手术处理后尿等待会很快得到缓解;
2、神经源性因素:对于由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导致的尿等待,建议患者使用腹压排尿,也就是排尿时通过手在下腹部膀胱区轻轻施压,增加排尿压力。患者还要进行定时排尿的行为训练,形成习惯后一般尿等待情况会逐渐缓解;
3、尿道损伤:当患者尿道损伤以后出现尿道狭窄,需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可以重建尿道,缓解尿等待、排尿费力的情况,或因为损伤出现炎症感染,也会出现尿等待的情况,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炎药物,如阿奇霉素等。
尿等待患者在睡觉前1-2小时内尽量不要喝水以及各种饮料,否则可能会增加晚上起夜的几率,还会刺激膀胱,使尿道周围的肌肉收紧,可能会加重尿等待的问题。中老年患者出现尿等待的几率比较大,当出现相关的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本文是陈善闻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