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魏子豪 三甲
魏子豪 主治医师
浙大口腔医院 口腔黏膜科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简介

305人已读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是一种可累及全部口腔黏膜的慢性口腔黏膜疾病。该病有一定的恶性潜能,属于口腔潜在恶性疾患的一种,可能展成为口腔癌。研究表明,在咀嚼槟榔人群中,OSF癌变率约7%-30%。OSF的发病和咀嚼槟榔密切相关。此外,进食辣椒、吸烟、饮酒等刺激因素,营养元素缺乏,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其他因素亦参与OSF的疾病发生发展。

互联网医院配图-1.jpg


OSF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口腔黏膜灼痛、进食刺激性食物烧灼痛、黏膜发紧导致不能鼓颊或吹口哨等张口受限症状。临床检查可发现口腔黏膜色苍白、黏膜弹性下降变硬、纤维条索形成、张口度减小、黏膜水疱或溃疡形成、小唾液腺分泌障碍等。

临床上,一般根据咀嚼槟榔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疾病的初步诊断,组织病理学是判断OSF严重程度及是否癌变的金标准,此外,对于初诊OSF进行活检还能为疾病提供基线资料,因此推荐OSF初诊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为满足广大口腔黏膜病患者的需求,浙大口腔黏膜病科室现开展自体荧光检查及甲苯胺蓝检查等无创检查可进行早癌辅助筛查。

互联网医院配图-2.jpg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治疗主要包括:

1、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戒除咀嚼槟榔习惯,戒烟,戒酒,减少辛辣、刺激、粗糙食物,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防治营养不良。这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2、药物治疗:原则为抗炎、抗纤维化、改善缺血以及抗氧化,包括局部药物治疗与口服药物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主要指在病损区行局部封闭治疗,一般1周一次,4-10周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2个月。

口服治疗主要包括丹参滴丸、番茄红素、维生素、微量元素、中药等。

3、非药物治疗:包含张口训练,光动力治疗,激光治疗,高压氧治疗等

4、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张口受限严重,伴发白斑或口腔鳞状细胞癌等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手段,均无法彻底阻断OSF的癌变,所以定期复诊十分重要,定期复诊可以使医生发现早期癌变,及时干预。

互联网医院配图-3.jpg


魏子豪
魏子豪 主治医师
浙大口腔医院 口腔黏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