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述|鼻阀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鼻子长得好坏除了美观的作用外,还跟呼吸是否通常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首先我们通过图片了解下鼻子的结构。
其中鼻子结构中鼻阀的部位,是调节鼻腔气流的关键,如果结构异常可能引起鼻腔通气障碍。鼻阀功能障碍的原因除了鼻中隔偏曲和下鼻甲肥大外,还包括一些可能引起外鼻形态改变的结构异常,如鼻翼塌陷、鼻尖下垂等。
鼻阀
鼻阀是鼻腔最狭窄的部分,是鼻腔气流阻力最大之处,由内鼻阀和外鼻阀组成。

内鼻阀功能障碍
内鼻阀是由上外侧软骨和鼻中隔之间的连接部分构成。
以静态狭窄为主,这是由于内鼻阀软组织较少,吸气时一般不容易发生动态变化。
什么原因呢?
先天性的内鼻阀狭窄包括鼻中隔高位偏曲和下鼻甲肥大,歪鼻患者也常因伴有鼻中隔偏曲而出现鼻塞;
后天性内鼻阀狭窄主要是因外伤或鼻整形手术使鼻瓣角变窄所致,如鼻背缩窄术后鼻外侧软骨内移,驼峰鼻削除术后鼻外侧软骨支撑结构弱化、塌陷导致沙漏畸形,以及假体植入等鼻整形手术后鼻中隔增厚、甚至移植物脱出鼻腔导致内鼻阀狭窄。
外鼻阀功能障碍
外鼻阀是由鼻翼和外侧脚构成。
外鼻阀功能障碍常以多种形式出现,可能是静态的、动态的或两者同时存在,但以动态塌陷多见。
什么原因呢?
先天性的外鼻阀塌陷,以大翼软骨发育不良所致的鼻翼缘或鼻侧壁塌陷为典型表现。
后天性外鼻阀塌陷的典型表现是夹捏畸形,是在缩小鼻尖和缩窄鼻翼的手术中由于外侧脚被过度切除、软骨损伤及多次修复瘢痕挛缩导致的鼻翼塌陷。
先天性的外鼻阀狭窄包括鼻小柱增宽、鼻中隔尾侧端偏曲以及严重的鼻尖下垂。鼻小柱增宽的主要原因为内侧脚外侧化或鼻基底过宽。鼻尖下垂造成鼻塞是因鼻腔内气流方向朝向头顶部,致使呼吸做功增加。
鼻阀功能障碍的治疗
具体视情况选择:非手术治疗、微创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和机械辅助通气装置;微创手术治疗植入可吸收移植物支撑塌陷的鼻侧壁。射频黏膜下重塑、调节组织收缩改善鼻腔气流。此外,鼻翼处注射肉毒素可短暂缓解鼻肌过度紧张造成的鼻翼回缩和鼻翼夹捏;手术治疗原则是扩大和/或支撑鼻阀。
综上所述,鼻阀对调节鼻腔气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是李俊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