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武胜
李武胜 主治医师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西定乡卫生院 中医科

让肿瘤患者“带瘤生存”(云南名医 李斯文)

114人已读

经典的肿瘤治疗模式——肿瘤完全杀灭的概念,在强调整体医学的今天,已显出其弊端。这种模式往往会造成对肿瘤的过分治疗。目前,国际上已将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作为重要指标,列入肿瘤疗效评价标准。

经典的肿瘤治愈概念认为: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唯一条件,是各种治疗手段所能达到的无癌程度。换句话说,治疗癌症必须杀灭或清除最后一个癌细胞,为此人们曾经追求扩大根治的手术、强化或冲击化疗、根治性放疗等。然而事与愿违,迄今为止,上述治疗所能达到的最佳疗效仅仅是临床治愈,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患者治疗后普遍出现生存质量下降,甚至因不能耐受继续治疗而死亡。由此,关于肿瘤的疗效评定标准问题已引起愈来愈多的学者们的重视。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点,是通过稳定瘤体、改善症状来达到“带瘤生存”的目的,其有效病例的疗效特点与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最大差别是:前者,瘤体缩小不明显,但生存期延长,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后者,瘤体在短时间内可能被切除或明显缩小,但很快复发,肿瘤增大,生存期无明显延长,生存质量迅速下降。以肝癌、食管癌、贲门癌、肠癌、肺癌的治疗为例,由于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情已进入中晚期,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只有5.3%,而手术后的肝癌患者多在6个月左右转移、复发,化疗是治疗肝癌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其毒性大,疗效不理想,半年以上的生存率较低;手术、放疗、化疗对食管癌、贲门癌、肠癌的治疗痛苦大,代价高;小细胞肺癌作为化疗敏感性肿瘤,虽经强烈化疗,部分患者可达到“CR”效果,但复发率较高;占肺癌70%~80%的非小细胞肺癌,只有早期手术的小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其他病例迄今为止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显然,面对大量Ⅲ、Ⅳ期的肝癌、食管癌、贲门癌、肠癌、肺癌等患者,现代医学仍缺乏高效的治疗方法。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患者半数以上转向中医药辨证治疗,而且确实有许多患者在治疗中受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李斯文教授多年来从事中医药治疗肝癌、食管癌、贲门癌、肠癌、肺癌的研究,对上述中晚期肿瘤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均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存质量,生存期明显延长,其中有的患者肿瘤消失,有的缩小,有的带瘤生存多年。

目前,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已将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肿瘤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研究亦显示,中医药在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是因为中医药可全面调节和平衡患者身体内环境,为人体对肿瘤的控制功能重新建立提供条件,这就是中医药治疗肿瘤“带瘤生存”的疗效机理。总之,中医药学博大精深,现代科学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中医药学获得了跨文化的认同并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今后,我国的中医中药必将为征服癌症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李斯文教授认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常常需要长期吃药,这是带病生存,中医治疗癌症的整体观念是患者能“带瘤生存”。恶性肿瘤的发病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正邪相争”的过程,治疗时必须权衡机体与肿瘤“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治病留人”的目的。早期癌症患者,虽有肿块但尚未转移,此时“正盛邪实”,宜“攻毒祛邪”为主;中期癌症患者,肿瘤逐渐增大,邪正处于相持阶段,治疗上宜“攻补兼施”,或“攻多补少”;晚期癌症患者,肿瘤多已出现远处转移,邪毒得势嚣张,正气虚衰不支,这时如果一味攻伐,反而会加速患者的死亡,如果扶正培本,脾肾兼顾,“寓攻于补”,常能减轻症状,维持生机,使患者长期“带瘤生存”。

(李斯文 弟子郭利华)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勐海眀医 李武胜 医师 整理编辑转发

weixinhao :liwusheng_mh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李武胜
李武胜 主治医师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西定乡卫生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