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青年高血压的管理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在门诊中非常常见,这部分患者通常体型偏胖,高压低压均高伴心率偏快,但多数没有明显的症状。因为患者无不适感觉,因此会忽略血压的管理与治疗,这是不对的。今天我们讲讲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原则与策略。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具有以下特点:
1. 以低压增高为主,伴心率偏快。有些患者高压不高,130mmHg左右,但低压可达100mmHg,脉压小,与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导致的高血压不同。这类人群通常是由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使得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引起血压增高,而且以低压增高为主。
2. 易发生左心室肥厚,出现心律失常。由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心脏排血受阻,心肌压力增大,进而心房扩张,心室肥厚,导致心律失常的出现。所以,患者除血压高心率快外,还可以出现房性早搏与室性早搏。
结合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药物治疗遵循如下原则:
1患者肥胖,高压低压均高,优先选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抑制剂,即ACEI(普利类)和ARB(沙坦类)药物,抑制交感兴奋,尤其对左室肥厚有益。患者同时合并心率偏快,(肥胖可以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增快。这部分患者多数心率偏快,静息时心率可在80/分以上),建议使用α/β受体阻断剂(阿罗洛尔、卡维地洛)控制心率。因为α/β受体阻断剂对代谢影响小(主要指血糖、血脂),还可以扩张外周血管,降压效果更好。此外肥胖患者需要控盐,因为盐负荷高,也会增快心率。如果使用RAAS抑制剂后效果不好,可加用利尿剂协同降压。当然,肥胖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减重尤为重要。
2 患者不胖,除RASS抑制剂外,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控制心率,控制低压。
中青年人,由于工作劳累,生活压力大,常常伴精神紧张,焦虑,晚睡等,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引起血压增高。对中青年患者更应强调改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且合理用药,有效控制血压达标,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本文是安国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