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是治疗孩子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好时机!
进入暑期,我院学习困难门诊患儿明显增多。对于孩子们来说,暑假意味着放松与玩耍,但是对于儿科医生来说,暑假代表一波又一波的就诊高峰期。
据了解,学习困难门诊患儿多以6至15岁的孩子为主,就诊的原因包括上课多动、注意力无法集中、厌学等多种情况。每次科室放号,都会被一抢而空,经常能收到家长的电话,询问能不能加号。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青少年中最常见的发育行为障碍性疾病,主要症状为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等问题行为。患病率高(国际7.2%,国内6.26%),危害较重,如得不到及时干预和治疗,不仅导致患儿的学业水平和社会生活能力低下,并且可能合并酒药滥用、违法犯罪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率是正常儿童的5-10倍,因此需要家长们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但很多家长往往未能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只是简单认为孩子“淘气”、“年龄还小”、“长大就好了”而错过了早期最佳干预的时间。
暑假:治疗注意力缺陷的好时机
暑假是学龄期少年儿童休整、玩乐的美好时光,也是积极医治儿童多动症、学习困难的最佳时机,不仅不怕耽误孩子紧张的学习,也能保障治疗的连续性和效果的持久性,通过医学的干预,在暑假期间我们孩子可以实现弯道超车,到9月开学专注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四大典型症状
1
注意力缺陷
这类儿童的注意力很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例如,上课或者在家写作业时往往显得不专心,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做功课时也不能全神贯注,边做边玩,不断以喝水、吃东西等理由中断作业,粗心大意,随意涂改,丢三落四,因动作拖拉而使作业时间明显延长。少数患儿表现为上课发呆走神,看着上课没动,思绪早飘走了。
2
活动过多
多数患儿从幼年起就格外好动。在需要自我约束或秩序井然的场合显得尤为突出。
有部分儿童在上幼儿园时期就开始有过度活动,他们表现为活动过多,喜欢疯跑,看故事书看不了几页,就换一本,或干脆把书撕了。有时翻箱倒柜,搞得乱七八糟。
进入小学后,表现为在教室内过分不安宁或小动作明显多,不能静坐,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摇桌转椅,话多喧闹,闲不住,常招惹别人,凡能碰到的东西总要碰一下,故意闹出声音以引起别人注意,常与同学发生争吵或打架;常因好插嘴和干扰,易引起老师的厌烦。不遵守课堂纪律和秩序。喜欢危险的游戏,爬高下低,喜欢恶作剧。
3
冲动性
多动儿童由于缺乏克制能力,常做出不假思考的举动,易激惹,不顾后果,破坏东西。表现为幼稚、任性、自我克制力差、容易激惹冲动,易受外界刺激而兴奋,挫折感强。行为唐突、冒失;事前缺乏缜密考虑,行为不顾后果,以致在冲动之下出现危险举动伤人或破坏行为;事后不会吸取教训。他们要什么,非得立刻满足,否则哭闹,发脾气,经常惹是生非。他们的情绪不稳,会无故叫喊或哄闹,又无耐心,做什么事情都急急匆匆。冲动任性是多动症的突出而又经常出现的症状。
4
学习困难
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水平大多正常或接近正常。然而由于注意有缺陷和活动过度,仍给学习带来一定困难,影响了患儿的课堂学习效果及完成作业的速度与质量。少部分患儿存在认知功能缺陷,如视觉—空间位置障碍,分不清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也不能将图形中各部分综合成一整体,左右分辨不能,以至于写颠倒字,“部”写成“陪”,将“6”读成“9”,“b”看成“d”,甚至分不清左或右。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症状较多,并不是只有好动的孩子才叫多动症,很多孩子都是没有大动作,但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拖拉影响到学习了,那这也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问题,也是需要积极治疗的。
本文是王东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