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影你会了吗?
好久没有检影了,昨天突然有人问起我,又勾起了我多年前的记忆,接触眼科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感觉很神奇。其实检影也是视光师的基本要求之一,每个验光配镜的顾客都需要进行初始检影处理。
检影主要是看瞳孔区红光的移动方向,有带状光检影,也有点状光检影,不过用的多的还是带状光,总的来说,顺动较逆动要好看一些,也易于中和。
检影中需要注意的是,中和点不是一个绝对的点,而是一个范围,需要检影的时候稍加体会,检影的时候,带状光的方向代表的是轴向,而摇动的方向代表是与光带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方向。
检影的距离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而定,不过,距离过短,观察相对清楚,但同样距离的移动所引起的误差就会越大(因为固定的检影距离其实也是不固定的);距离过长的话,观测则没有那么清楚,但同样距离的移动所引发的误差会小一些,这段检影的距离也可以理解为人工近视,需要在最后的结果中减除,一般选择一臂之长,67cm作为检影距离,最后减除1.50D为最后结果。
屈光度越高,影动的速度越慢、越暗,同理,如果发现影动的速度快且亮,则屈光度低,上第一块镜片的时候就不宜过高。
散光的成像原理这里不做赘述,要完全深刻理解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在检影的时候首先找出消除剪动的位置,即光带所处的位置,以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3.00/-2.25×40,67cm检影为例,首先不加任何镜片找出消除剪动的位置,光带处在40度位置时剪动消失,130度方向摇动检影镜,发现为逆动,添加负镜片直至瞳孔区的光带表窄,直到中和,此时负球镜为-3.75,光带打在130度方向上,40度方向摇动检影镜,发现为顺动,添加轴向在130度方向的正柱镜,同理,+2.25时达到中和,此时130度和40度方向都得到了中和,理论上,这个度数就是检影时的度数了。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后退25cm人为造就一个近视,发现为逆动,前倾25cm人为造就一个远视,发现为顺动,说明此刻的检影位置是准确的。也可以再在85和175方向上做一个骑跨检影,检验散光是否达到完全中和,如果距离的移动和骑跨都正确,则检影的度数就是非常准确的。
早餐之前所写,一点体会,时间仓促,没有进一步深究。
本文是唐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