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窦肇华
窦肇华 主任医师
北京家恩德运医院 遗传咨询科

半乳糖血症及其遗传咨询

92人已读

一、概述

半乳糖血症( GAL )是一种由于半乳糖代谢过程中,某种酶的缺乏,导致代谢紊乱并引发一系列症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半乳糖代谢中主要涉及3种酶: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 GALT )、半乳糖激酶( GALK )和尿苷二磷酸-半乳糖-4-表异构酶( GALE )。这3种酶将食物中摄取的外源性及内源性的半乳糖转化为葡萄糖,用于糖酵解。本病分为3型。

1. GAL I 型 经典的半乳糖血症,由 GALT 缺乏引起。GAL I 酶

编码基因位于9p13,目前已报道有336个突变位点。 GALT 的缺乏导致半乳糖、半乳糖-1-磷酸和半乳糖醇在各种组织中蓄积。 GAL I 型在全世界的发病率为1/80000~1/40000。

2. GALII 型 本病较为罕见。由于缺乏 GALK ,位于代谢途径

的第1步,将半乳糖转化为半乳糖-1-磷酸,由于没有半乳糖-1-磷酸的积累,故不出现肝功能损害。 GALII 酶编码基因位于染色体17q25.15,已报道有30多个突变位点,以错义突变为主。

3.GALIII 型 由于缺乏 GALE ,位于代谢途径第3步,催化尿苷二磷酸-葡萄糖与尿苷二磷酸-半乳糖的互相转化,本型罕见。 GALIII 酶编码基因位于染色体1p36,已报道有20多个突变位点,多为错义突变。

二、临床表现

1.GALI 型 即典型的 GALT ,缺乏的患儿常在围生期即发病,呈现急性进程,一般是生后第3天或第4天开始发病,进食奶类后出现呕吐、拒食、体重不增、腹泻、低血糖、嗜睡和肌张力减低等症状,随后出现黄疸及肝大。如未得到及时诊断而继续喂给乳类,将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可出现腹水、肝功能衰竭、出血等终末期症状。患儿生后数周以见到较轻微的单侧白内障。此类患儿在病程第1周左右并发大肠埃希氏菌性败血症,如未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多于新生儿期即夭折。

上述症状一般限制半乳糖饮食,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由于半乳糖-1-磷酸有细胞毒性,在组织中沉积,会引起长期后遗症(包括智力落后、语言障碍、生长发育迟缓和共济失调)。在女性患者中,可能会出现卵巢功能障碍,表现为月经稀少、初潮后数年出现继发性闭经,表现为条索卵巢的患者,则出现原发性闭经。

2.GALII型 即GALK缺乏型GAL,较罕见。病情比经典型 GAL轻,多无肝、脑损害,但大量乳糖被还原为半乳糖醇后,累积在晶状体,表现为先天性白内障。

3.GALIII型 临床表现有高度异质性。依据 GALE 酶活性在不同组织细胞的改变,临床分为全身型、周围型、中间型三型。

(1)全身型:患者临床症状重,表现类似 GALT 缺陷患儿,需早诊断早治疗。

(2)周围型和中间型:缺陷仅限于血细胞,无症状,预后好。周围型通常不需限制半乳糖饮食,中间型治疗方案尚未明确。有研究报道,未经治疗的中间型 GAL II 型,在儿童早期出现运动及认知发育落后。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目前本病诊断常用的特异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是血和尿中半乳糖及其代谢产物检测、酶学检测和基因诊断。这3种诊断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均有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结合临床表现,根据以下检测方法进行诊断。

1.血和尿中半乳糖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略)

2.酶学检测(略)

半乳糖代谢相关酶测定为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外周血红、白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或肝活检组织等,均可供测定酶活性之用,以红细胞最为方便。可用半定量的 Beutler 荧光点测试或者适宜的定量分析。

3.基因诊断 实验室可对 GAL 的相关基因 GALT 基因、 GALKI 基因和 GALE 基因进行突变分析来确诊。

新生儿疾病筛查以检测 GALT 活性的方法作为金标准。基因诊断由于耗时相对较长,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方法。在减少基因诊断成本的基础上,用基因分析进行产前诊断,将成为未来 GAL 诊断的发展方向。

(二)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引起肝异常的疾病相鉴别,例如肝内胆汁淤积症、尼曼﹣皮克病 C 型、肝豆状核变性等,这类疾病可通过 GALT 活性检测或者基因分析鉴别。

四、遗传咨询

(一)治疗咨询

1.急性期 一旦考虑到本病,应立即停止乳类摄入,改用不含乳糖的奶粉,以减少体内半乳糖及旁路代谢产物的蓄积,可以使本病急性期症状得到极大的改善。

2.并发症对症处理 有以下几点。

(1)出现低血糖:可予持续葡萄糖输注,维持血糖浓度,葡萄糖的输注速度可控制在6~9mg/( kg · min )。

(2)出现继发性肝功能衰竭出血倾向:可输注新鲜冷冻血浆。

(3)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则需要依靠光疗。

(4预防继发性疾病:需补钙及维生素 D,且需补充维生素D1000IU/ d ,以减少骨质钙化不全。

(5)合并败血症:患儿应采用适当的抗生素,并给予积极支持治疗。

(6)女性患者:应从12岁开始小剂量的雌激素治疗。

患儿的预后,取决于能否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1)未经正确治疗者:大都在新生儿期死亡,平均寿命约为6周,即便幸免,日后也会遗留智力发育障碍。

(2)获得早期确诊者:生长发育大多正常,多数在成年后可有学习障碍、语言困难或行为异常等问题。

(3)女性患儿:在年长后几乎都发生性腺功能不足,原因尚不甚清楚。接受重组促卵泡激素( FSH )疗的女性者,可有正常的卵巢发育。

(二)遗传咨询

1.常染色隐性遗传病 本病3种类型均为常染色隐性遗传病,突变纯合子或复合杂合子个体均患病。

2.酶活性与基因型的关系 杂合子者,半乳糖代谢的3种相关酶活性( GALK、GALT、GALE )约为正常人的1/2,纯合子者酶活性则显著降低。先证者父母为携带者,即杂合子携带者,可无临床症状。

3.先证者后代风险评估 若先证者配偶为非携带者,其后代均为杂合子携带者;若先证者配偶为杂合子携带者,其后代为杂合子携带者的概率为50%,携带纯合致病突变的概率为50%;若先证者配偶携带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则后代为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致病的概率为100%。

4.患儿父母再生育指导 先证者的同胞中有1/4患病风险,1/2为携带者风险,1/4可能为不带有致病突变的正常人。对有本病家族史的夫妇及先证者可进行基因突变检测,明确患者突变类型。产前诊断于孕10~13周取绒毛或孕16~22周取羊水细胞进行基因检测。

根据《今日遗传咨询》内容编辑

窦肇华
窦肇华 主任医师
北京家恩德运医院 遗传咨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