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燕飞 三甲
陈燕飞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感染病科

免疫性肝病诊治案例(二)

643人已读

上次推出的案例分享受到了广泛关注,今天继续分享诊间故事。以下介绍一例与药物有关的免疫性肝病诊治案例,经过综合分析,我们将其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胆管炎”,但同时认为也符合“药物诱发的自身免疫样肝炎”。经过治疗目前患者各项指标稳定,还需持续随访关注后续病情转归。以下是详细内容,欢迎交流探讨。


吴**,女性,54岁, 2023年2月因“反复肝功能异常半年余” 就诊于门诊。

既往病情经过如下:

2022年4月因“发热伴肤黄尿黄“在当地医院就诊,当时有发热,体温最高38.2℃,伴右上腹轻微胀痛,查肝功能(2022.4.15):谷丙转氨酶ALT 982,谷草转氨酶AST 508,碱性磷酸酶ALP 191,谷氨酰转肽酶GGT 80,总胆红素TB 82,直接胆红素DB 49.8。当地医院予”舒普深“抗感染及护肝治疗,发热好转,黄疸仍有进行性加重,肝功能(2022.05.02)ALT 270,AST 462,ALP 140,GGT 33,总胆红素 438,直接胆红素 224。遂转至我科住院,住院期间查病毒性肝炎指标均阴性,抗核抗体ANA阴性(2022年4月当地医院ANA 1:100),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其余自身免疫性肝炎抗体均阴性,IgG 18.8,肝脏及胆管影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合患者发病前1个月曾有服用某中成药的情况,此次为急性发作,以肝细胞损伤为主(ALT、AST明显增高),诊断“药物性肝损伤”,予护肝治疗后指标逐渐好转,复查肝功能(2022.5.30)ALT 28,AST 29,ALP 146,GGT 25,总胆红素 68,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护肝药物巩固。

出院后1个月(2022年7月),患者再次觉乏力不适,当地医院查肝功能ALT 651,AST 503,ALP 180,总胆红素43,在当地医院住院护肝治疗后,肝功能恢复至正常范围。随后在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期间,肝功能多次复查均基本正常。

因多次发作性肝功能异常,病因不明,2023年2月,患者在当地医院行肝穿活检(活检时肝功能正常),病理报告:肝小叶结构存在,部分区域小叶间纤维间隔形成,汇管区扩大,可见界面炎及玫瑰花环形成,Scheuer评分G2S3。

为进一步明确诊治方案,2023年2月,患者携当地医院病理切片就诊于本人门诊。与我院病理科孙珂主任联合阅片,患者肝穿病理以汇管区炎症为主,伴有明显固有胆管损伤,部分汇管区可见中度界面炎,浆细胞散在少量,汇管区纤维化组织增生伴纤维间隔形成,考虑自身免疫性胆管炎

虽然患者就诊时肝功能正常,但病理提示炎症及纤维化较重,遂于2023年2月起加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治疗,每日3颗口服起始诱导并逐渐减量。2023年5月,患者再次出现乏力不适,查肝功能ALT 588,AST 471,ALP 98,GGT 46,收住院治疗,排除其他肝损病因后将甲泼尼龙加量至每日4颗,3天后复查肝功能有所好转,加用吗替麦考酚酯,随后甲泼尼龙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此后,复查肝功能持续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为患者历次检查化验结果及治疗经过。

关于该病例的确切诊断,我曾向国内免疫性肝病大咖马雄教授请教:患者临床每次发作表现为肝细胞损伤,病理提示胆管炎症伴有中度界面炎及纤维化,免疫球蛋白IgG轻度增高,自身抗体系列均阴性(除ANA首次发病低度阳性,此后多次复查均阴性),不符合经典AIH及PBC诊断标准。马教授认为根据病理表现,可以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胆管炎(胆管炎症伴有部分AIH特征)。但结合患者第一次发病前曾有服用某中成药的情况,可能是符合目前国际上提出的药物诱发的自身免疫样肝炎,建议继续治疗,并定期复查随访。


什么是药物诱发的自身免疫样肝炎?

药物、中草药和膳食补充剂可导致各种急/慢性肝损伤,几乎可以模拟所有肝损伤类型。其中一种特殊类型是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DILI,因为其与“特发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IH)高度相似,通常也合并自身抗体阳性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升高,临床和组织学难以明确区分。已有文献中,用于描述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DILI常用四个术语: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DI-AIH)、免疫介导的DILI、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DILI和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样肝炎(Drug-induced autoimmune-like hepatitis, DI-ALH)。2023年5月《Journal of Hepatology》发表了药物诱导自身免疫样肝炎(DI-ALH)专家共识,将其统一称为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样肝炎(DI-ALH)。临床实践中,区分DI-ALH和特发性AIH还没有确切标准一般是看停用免疫抑制药物后是否复发,如果出现复发,则更符合特发性AIH。回到这例患者的病情,后期能否能停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还有待后续随访观察再评估。

总结:免疫性肝病诊治较为复杂,尤其是合并药物诱发的因素时,难度系数更加大,最终确切诊断可能需要从回顾整个病程经过才能得出,因此期间患者的密切配合随访尤为重要。当然,为了减少药物性肝炎的发生可能性,强烈建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中草药和保健品摄入,从源头上减少对肝脏的伤害。

参考文献:

Andrade RJ, Aithal GP, de Boer YS,…,IAIHG and EASL DHILI Consortium. Nomenclatur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rug-induced Autoimmune-like hepatitis (DI-ALH): An expert opinion meeting report. J Hepatol. 2023 May 8:S0168-8278(23)00320-3.

陈燕飞
陈燕飞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感染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