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黄海晶 三甲
黄海晶 主任医师
天津医院 足踝外科

踝部韧带损伤术后康复

1537人已读

踝部韧带损伤手术修补术后存在一些患者的认识误区:

  1. 患者出现足踝部肿胀,不知道原因及处理:

足踝部术后肿胀主要是患者术后7-10天适当下地时,不敢让患足负重,总是下垂,扶双拐蹦跳行走,造成

下肢静脉及淋巴回流循环不好而出现肿胀,建议一旦肿胀明显,还是要腿下垫枕,保持心脏与足在同一水平面,会帮助消肿,不用口服药物。

2.卧床时小腿抽筋及足踝部疼痛:

术后一段时间,卧床时头2周会出现小腿不自主收缩,抽搐,一般是肌肉3.痉挛导致,可以变换体位,练习足趾及膝部屈伸活动,口服钙尔奇D,逐渐缓解。夜间会出现不定时跳痛,与损伤术后积血吸收相关,随着逐渐下地行走而症状缓解,可以夜间口服止痛药控制。

3.下地后穿免负荷支具行走出现足背痛,足跟痛及踝的内外后侧痛:

随着下地行走,患者必须保证全足着地行走,期间出现足背痛时可以去掉支具前侧挡板,减少足背的压迫,足跟及踝周围疼痛,往往时踝关节活动度较差,患者下地时脚踝紧张,不够放松造成,应该多练习踝关节背屈及跖屈活动,例如保持下蹲3-5分钟,随着踝关节活动度逐渐加大,疼痛会缓解,但下蹲动作建议术后2个月以后练习就行。

踝关节韧带术后康复锻炼步骤:

1.术后2周内:

主要是保证伤口愈合良好,术后3-5天,口服左氧氟沙星片预防感染,伤口渗血5-7天,安尔碘棉球消毒隔日一次,伤口术后10天后干燥,不需要再换药。足趾及膝关节适当活动,晚上睡觉或下地时,建议石膏保护较好,防止滑倒及用伤脚负重或撑床

2.术后肿胀期:

术后7-10天,足部逐渐消肿,出现皮肤皱褶,属于正常消x肿期

术后3周下地时,患足不敢着地或完全负重,就会出现足部肿胀,皮肤颜色变深,属于再次肿胀期

建议下地是双拐保护一周后去拐,伤足完全负重,全足着地,慢慢练习行走,每次走路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如果走路后肿胀明显,是足负重少或走路时间长造成,建议回到床上腿下垫枕帮助消肿,不用吃药

3.术后一个月:

来门诊拍X光片,踝负重位正侧位,看骨愈合情况,开始免负荷支具保护下行走,完全负重,走路每次不超过半小时,每天不超过3次。

4.术后二个月至二个半月:

开始练习下蹲,保持下蹲姿势,每次维持3-5分钟,每日不超过3次,其目的是练习踝关节背屈的活动度,跟腱及踝前方有牵拉感

5术后三个月:

去免负荷支具,穿正常鞋行走,注意上下坡及上下楼,防止扭脚,尽量走平路,踝内外侧后方会有行走疼痛,可以外用佛比洛芬凝胶膏缓解疼痛,主要是踝关节活动受限及肌肉紧张及走路过多造成,可以减少走路,多练习蹬车及下蹲等踝关节活动,加强踝部力量,术后半年应该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pdf_link
黄海晶
黄海晶 主任医师
天津医院 足踝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