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善闻 三甲
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泌尿外科

“泡沫尿”不要怕,正确对待是关键

2184人已读

一直以来,泡沫尿被当做是肾病重要的预警信号!我们也经常呼吁大家多关注小便。

图片2.png

可是泡沫尿是怎么形成的?泡沫尿一定是蛋白尿吗?除了蛋白尿,还有哪些情况会形成泡沫尿?我们详细为您解答!

一.泡沫尿是如何形成的?

泡沫的形成,是由于液体含有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为两亲性的有机化合物。两亲性的意思是有一个亲水端(喜欢和水在一起)和一个疏水端(讨厌和水在一起)。亲水端溶于水,吸附在水的表面,而不溶于水的疏水端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个泡沫。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泡沫现象,比如肥皂可以形成大量的泡沫,就是因为富含具有清洁能力的两亲性活性物质。还有啤酒,是由于含有从大麦中提取的运脂蛋白,也是这种两亲结构,所以会形成泡沫。

当人的尿液中,含有较多的两亲性化合物,就会形成泡沫。泡沫尿是肾脏疾病的常见表现之一,但是泡沫尿并不一定代表肾脏出现问题,也可能与其他疾病或生理因素有关。如肝脏疾病、内分泌疾病、感染等因素导致的尿液成分改变,尿液表面张力增高,容易产生泡沫尿。

图片5.png

二.正常情况

1、尿道内分泌物多: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见的。比如说男性如果尿道中,有精液成分,就会形成泡沫尿。特别是有的人停止性生活时间长,常发生遗精,或者因为经常性兴奋,使得尿道粘液增多,尿液中有形成分增加而使得泡沫增多。

图片6.png

2、排尿过急、位置高:排尿急,或者排尿时位置比较高,尿液受到强烈冲击,就有可能形成较多的泡沫。

3、尿液浓缩:当喝水少、拉肚子、出汗太多这些情况,使得尿液浓缩,尿液中的一些物质相对就会多,这样也容易形成泡沫尿。

4、其他原因:便池中有一些洗涤剂,也会使得泡沫多。

三.异常情况

1、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多,会出现大量泡沫尿。这种泡沫尿的特点是,泡沫细密、量多,像啤酒泡沫一样,并且过了几十分钟都不消散。

蛋白尿是各种肾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图片13.png

2、泌尿系感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时,由于尿中各种有形成分细胞,或炎症导致的渗出蛋白增加,以及细菌等物质,都会导致尿的表面张力明显增高,可表现为明显的泡沫尿。如果在排尿时发现尿中泡沫增多,持续不散,可以先到医院做基本的尿常规检查,排查泌尿系统问题。

3、尿糖增多:尿液中葡萄糖增多,也会产生一些泡沫。最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升高,继发尿糖增多,使得尿中泡沫多。也可以见于一些人因为短时间进食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或者静脉输入大量的葡萄糖,出现一过性的尿糖增加而使得尿中泡沫多。

4、肝脏疾病

肝细胞受损如肝炎,或者胆管、胆囊疾病导致胆道梗阻时,肝细胞内或胆管内的胆红素就会漏到尿中形成泡沫尿。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黄疸等肝脏疾病的症状。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胆红素阳性。

5、一些少见病:比如膀胱结肠瘘。

四.那到底应该怎么鉴别泡沫尿呢

1. 看泡沫时长

正常的泡沫尿,在出现1-2分钟内就会消失。但如果尿中的泡泡比较浑浊,很久也不消失,甚至像啤酒那样,则很可能是蛋白尿引起的,可能与肾小球肾炎(急性、慢性)、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高血压肾病等疾病有关,建议尽早去医院检查。

图片17.png

2.看透明度

正常尿液澄清透明,如排出的尿液呈混浊状,静止后均匀沉淀多半为盐类尿,除与饮食有关外,注意是否伴有砂粒状物,如有可判断为结石。如果尿液呈脓样混浊,多伴有絮状物,称脓尿,是泌尿系统感染的征象。

3.尿中泡沫的大小、数量

自己鉴别的最好方法是,取一个透明容器装入尿液,用手来回振荡。一般来说,如果泡沫较大或大小不一,持续时间较短,身体就没有问题,无须过度紧张;如果尿液表面出现细小而经久不消的泡沫,为疑似蛋白尿。

图片19.png

上图这种基本是生理性的

图片20.png

像上图这种,泡沫非常细小,同时能分好多层,长时间不消失的,多是病理性的,上图是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液。

4.泡沫尿蛋白尿的区别

蛋白尿是一种检查结果,而泡沫尿是一种症状表现。蛋白尿是指尿液中出现蛋白,尿液中蛋白含量比较多时,排尿时尿液中会出现比较细小的泡沫,久久不能消失,即泡沫尿。而泡沫尿是指排尿时,尿液中存在泡沫,泡沫可能持续时间比较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原因包括蛋白尿、糖尿等因尿的表面张力升高引起的现象。一般大量蛋白尿时可表现为泡沫尿,但泡沫尿不一定是蛋白尿。

5.尿液检测

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以及24h尿蛋白定量等尿液检测是判别泡沫尿是否为病理性最有效且准确的手段。

陈善闻
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