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京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肿瘤血液科
化疗药预处理及输注时间
170人已读
一.常用肿瘤药物预处理
抗肿瘤药物静脉治疗的输液反应(infusion reactions,IRs)是外源蛋白(通常是免疫球蛋白E 即IgE)介导或非免疫介导的反应。细胞毒性药物的IRs 发生率高达30%,单克隆抗体IRs 发生率为15%~77%。其症状通常是轻微的,如寒战,发烧,恶心,虚弱,头痛,皮疹,瘙痒等,但也可能表现为严重过敏反应的症状,如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和/或心脏骤停的急性发作等。严重输液反应发生率虽相对较低,但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干预可能致命。
在输液前进行常规的预处理用药可明显降低抗肿瘤药物IRs 的风险。如紫杉醇未采取预处理的输液反应高达41%,多西他赛为15%~33%,使用说明书推荐的预处理方式后,输液反应率下降至2%~4%。此外,一些抗肿瘤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血液毒性、皮肤反应或出血性膀胱炎等毒性反应,接受规范的预处理用药可减轻或预防毒性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二.药物说明书对输注时间的要求
药物输注时间(滴速)可影响药物的稳定性与有效血药浓度,或引发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严格参照药品说明书执行。

三.输注过程中避光的要求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