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涛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认识“糖尿病足”

发表者:李民涛 人已读

60岁的张大爷糖尿病30年了,一直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可是最近1年发现两只脚开始出现麻木疼痛不适,渐渐地开始出现脚趾发黑破溃、足部发凉等症状,来医院一查,医生告诉他是糖尿病足,严重了要截肢的,这可把他吓坏了,抓紧住院接受治疗。

顾名思义,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的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负担。鉴于此,国际糖尿病联盟2005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和足的护理”,以呼吁整个社会关注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糖尿病的并发症,它和糖尿病一样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如果糖尿病足没有及时的治疗的话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有截肢的可能,所以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在治疗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糖尿病足的症状。这样才可以在患者的第一时间发现,然后进行治疗。那么糖尿病的常见症状有什么呢?下面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吧。希望大家看过之后可以有所帮助。

糖尿病足的症状主要是麻、凉、痛。由于神经病变患者常见主要是感觉异常,如麻木、感觉迟钝、足部如踩棉絮感、异物感等;由于足部血液供应不足,故足部发凉也是该病症状的主要表现之一,不少患者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也要用棉物包裹。

糖尿病足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程长而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若合并下肢动脉硬化,引起肢体缺血、出现间歇性跛行及休息痛、夜间痛、严重时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导致组织缺血性坏死。若再合并神经病变,下肢感觉减退或消失,局部抵抗力减弱,微小的创伤,如不合脚的鞋挤压、局部出现胼胝、鸡眼处理不当、皮肤轻微外伤即可造成感染。由于痛觉减弱或消失,不能及时发现病变,从而使伤口迅速扩大,造成足部感染,足底溃疡,足趾足跟坏疽。在糖尿病足的症状中,足部疼痛也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可有刺痛、灼痛、凉痛、抽痛等,尤其在晚期症状更严重。随着病情加重可见糖尿病病人足部营养不良和肌肤失养的表现,如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毛发脱落,肤色变黯、有色素沉着等,有了这些症状后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糖尿病足的临床分级

0级:皮肤无开放性病灶;常表现肢端供血不足,双足麻、凉、疼及皮肤苍白。兼有足趾的畸形等高危足表现。

1级:皮肤有开放性病灶,如水疱,血疱、鸡眼、胼胝。但病灶未累及深部组织。

2级:感染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组织。常有蜂窝组织炎,有脓性分泌物,窦道形成。

3级:足部的肌腱、韧带组织被破坏。脓腔,坏死组织多。

4级:严重感染已造成骨质破坏。部分趾发生干性或湿性坏疽。

5级:足的大部或全部感染、坏疽,肢端变黑,常累及踝关节和小腿部位。一般多采用外科高位截肢术。

以上就是关于“糖尿病足的常见症状有什么”的全部内容了,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应该有所帮助,如果发现有了这些症状,一定要就及时去相关医院进行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1 那“糖尿病足”该如何治疗呢

部分糖尿病足可以治愈。治疗方法通常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对于有糖尿病足风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足治愈率,预防因缺血导致的溃疡和坏疽,降低截肢率。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目标为预防足部溃疡和坏疽、降低截肢风险、提高治愈率。

2 药物治疗

扩张血管药物:此类药物的作用为扩张血管,改善患肢缺血状态。

抗凝血药物: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改善患肢缺血状态。

控制血糖: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控制十分重要。血糖控制最常用的是胰岛素,可降低足溃疡和感染风险,副作用为低血糖、出汗、乏力、心悸、意识模糊。

3 手术治疗

血管重建手术:作用为恢复血液顺畅流动,主要用于缺血严重,系统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包括以下几种:

(1)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即通过导管将球囊送至血管狭窄的部位,再将球囊撑开,此时狭窄的血管即被扩张。

(2)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常用方法有膝上旁路和膝下旁路等。

(3)血管新生疗法:主要是增加血管生长因子的作用底物,以达到更好的血管新生的效果。

清创术、植皮术:根据患者创面情况、全身状况,适时进行清创术或植皮术等手术治疗,可有效去除坏死组织,尽早封闭创面,显著缩短疗程。

截肢/趾术:对坏死肢体感染危及生命、血供无法重建、创面难以愈合、因疼痛难以忍受、患者家庭经济状况难以坚持长期非手术治疗而强烈要求者,可进行截肢治疗。


4 其他治疗

(1)代谢管理,控制血糖血脂:患者应合理控制总热量、营养物质分配,合理餐次分配,控制血糖、血脂、血压。

(2)下肢运动康复治疗:对于足部皮肤完整的缺血型或神经-缺血型患者,运动锻炼能改善间歇性跛行患者的步行距离及行走时间。

那“糖尿病足”该如何预防呢?


本文是李民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