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司忠义 三甲
司忠义 主任医师
盘锦市中心医院 心脏/血管外科

“生死一瞬间” 超高位下腔静脉血栓病例救治一例

633人已读

近日,盘锦市中心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收治了一位近8旬的老人,其自诉近三天来左腿出现明显的肢体肿胀,疼痛,并伴有行走困难,门诊进行了彩超检查,提示是左侧深静脉血栓形成。由于病情较重,门诊医生当即急诊将其收入病房。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不仅会导致肢体肿胀,并且如果出现血栓的脱落会导致继发全球第三大心血管病死亡病因——肺栓塞,大面积的肺栓塞,猝死风险极高。

病房医生接诊了这位老先生,请示了心脏血管外科司忠义主任,司主任认为:为了降低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的风险,缓解肢体的肿胀,也同时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经与家属充分协商,当即决定急诊进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以及下肢静脉的血栓机械抽吸。

原本也以为只是常规的下肢静脉血栓治疗工作,可一入手术室造影,才知道原来一切并不简单。患者左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已大片蔓延至下腔静脉,竟已累及至胸12椎体水平,而在手术造影检查中血栓的头端距离下腔静脉右心房开口处仅有3-4公分!如此大面积的下腔静脉血栓实属罕见,与之对应的是极高的脱落风险,一旦脱落,死亡率极高。除此之外,由于血栓的大范围累计,下腔静脉滤器的置入成了难题,低位释放不能有效拦截血栓,并且会出现滤器的不稳定性,过高位置的释放,可能会受心房的影响,甚至会发生脱落。无论从下肢静脉或从颈静脉导入器械都必须经过部分血栓,极可能导致术中血栓脱落。

这是一个极其高危的患者,不手术治疗,自然脱落导致病人是致命的后果,而手术操作过程中导致的血栓意外脱落也可以导致术中致死意外发生。

做与不做,摆在司忠义主任的面前。不做的益处自然对于医生来说虽然规避的医疗风险,但患者仍置于高风险中;而做的风险,自然由医生承担,因此医生面临巨大心理压力和巨大的医疗风险。

逃避责任不是盘锦市中心医院的习惯,勇于担当和挽救患者的生命是我们医务人员的职责。司忠义主任带领医生李勇君,李宏达等医生团队接受这个挑战。

术中反复造影发现下腔静脉右侧壁至右心房尚有一丝通畅的空间可以利用,但稍有不慎也可以造成意外,但目前只有这一个通道可以选择。因此术中司主任认为,患者还是留给了我们一丝滤器释放的空间,只是需要我们极其精准的释放可以完成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

丰富的手术经验,加上果敢的操作,滤器稳定的释放在血栓和心房之间,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滤器释放结束,大家如同吃了定心丸。因为血栓负荷较大,司主任为了降低肾损伤的风险,带领团队采取了持续真空负压原理的机械血栓抽吸方式治疗了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同时进行了左髂静脉球囊扩张成型术,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手术顺利结束。术后老先生的左下肢肢体肿胀到了显著的缓解,2天后满意出院。

司忠义主任说:“临床上,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对来讲还算常见,而血栓累及至下腔静脉的患者却不是很多,文献统计大约在2.6%到4%,像老先生这样累及平面如此之高的,更是罕见,当然,老先生是幸运的,他留给了术者手术的时间和机会。”果敢的操作来自于平素的经验累积和勇于担当,及承担风险敢于亮剑的精神,患者也同样幸运的遇到了司忠义主任团队。

盘锦市中心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勇于担当救治大量的危重病人,体现了中心医院人别样的风采。

经健侧静脉造影显示超长的由左侧下肢静脉蔓延到下腔静脉内血栓。

滤器恰好放置于血栓的近段。

应用机械静脉吸栓系统

吸出的血栓

吸出的血栓


吸出的血栓

清空血栓后再次吸出的少量血栓


司忠义
司忠义 主任医师
盘锦市中心医院 心脏/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