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陈愈彬 人已读
随着中耳炎手术的不断推广,该手术已经成为耳鼻喉科的常规手术,目的在于清除中耳病变,改善症状,提高听力。
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少患友对手术后出现的各种不适感仍存在疑虑,也对术后的注意事项、后续治疗了解不足,可能与术前知情谈话沟通不到位有关。
我们现将中耳炎手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的情况罗列如下:
1. 耳道间断有少量血色渗出液:耳道内皮肤伤口愈合前,一般会有一两周的血性渗出液,可用洁净棉签擦拭。伤口愈合后即可干燥(达到干耳)。
2. 耳内异物感:耳道内填塞各种海绵、纱条,会有耳闷感或异物感,甚至自觉听力受影响,需要等待合适的时间清除耳道填塞物,才能缓解该症状。
3. 水流感:耳道内积聚血性渗出液,或海绵降解后,均可引起耳内水流感,属正常现象。
4. 痒感:伤口愈合期间或愈合后,均可能存在痒感,可用酒精棉签擦拭局部,缓解症状。
5. 轻微耳鸣声:术前有耳鸣,或手术对鼓膜、鼓室的刺激,以及外耳道填塞物,均可引起术后耳鸣声,如无合并明显听力下降、眩晕等不适,可暂时观察,等待耳道填塞物清除后,再根据具体需要来处理。
总的来说,上述情况一般属于愈合过程中的现象,通常可先观察,等待复查,再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患友们可以不用太过担忧。
在手术出院时,我们通常会根据需要,为患友们带药继续服用一定时间,也会叮嘱出院后需要注意:
1)早期避免耳道进水,特别是洗发时,可遮盖外耳道,或由亲友协助;
2)早期避免乘坐飞机,避免升降过程中外界与鼓室压力差所引起新建鼓膜的移位,影响鼓膜愈合;
3)早期避免剧烈活动,特别是接受了人工听骨重建手术者,避免听骨链移位。
具体何时能重新恢复耳道进水、乘坐飞机、剧烈活动,您需要仔细咨询手术医生。
那么,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呢?
1. 脓性分泌物:提示术腔出现感染,比如抵抗力低下时,可能感染真菌或绿脓杆菌,需要进行脓液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抗感染治疗。
2. 剧烈耳痛:可能和感染、包扎不当有关。
3. 眩晕:内耳损伤时可引起旋转性眩晕,例如半规管骨质受炎症侵蚀或不慎开放内耳时可导致眩晕,体位变化时加重,可持续数日,可适当用药治疗。
4. 面瘫:可由病变侵蚀、手术不慎损伤、手术器械的暂时性热损伤等因素引起,需要及时药物治疗或重新手术探查、修复等。
出现上述并发症时,要尽早告知手术医生,不慌不乱,尽早妥善处理!
术后还需要复查做什么吗?是的,其实术后还有后续的工作需要完成:
1. 拆线:耳部伤口根据张力大小,一般是术后5-7天即可进行伤口拆线。
2. 复查鼓膜恢复情况:通常来说,术后1月可返院检查鼓膜愈合情况,耳内镜微创手术可在术后3周即进行鼓膜复查。
3. 复查听力恢复情况:通常,术后1月后可首次复查听力及中耳压力,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听力维护措施。而听力稳定一般在术后3-6月时。
根据国内外经验,中耳炎术后复查时间通常包括术后1月、3月、半年、1年,甚至每年均需复查,具体要结合病情,由手术医生安排复查时间。也请患友们一定要重视术后复查,因为规范、到位的术后复查,对改善鼓膜愈合情况、听力恢复情况,以及控制病变复发,都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三耳科叮嘱:
请配合医生做好术后复查,共同维护您的手术效果!
中山三院耳外科团队
本文是陈愈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