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光 三甲
刘光 主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血管外科

高血脂异常的治疗及药物选择

71人已读

人体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只有20%与饮食相关,其余80%是人体自身产生。也就是说,LDL-C升高,基本上都是因为人体的脂质代谢系统出现了问题,只靠饮食控制和运动,很难达标,只能依靠药物进行控制。

而他汀类药物,是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液的LDL-C水平。而且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抗LDL-C的氧化、炎性反应,改善动脉内膜代谢,使斑块脂质核心缩小,有很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来达到调节血脂的目的

根据他汀类药物的上市时间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三代,七种药物。

第一代: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

第二代: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第三代:匹伐他汀。

虽然它们都是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达到降血脂的目的,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如下图:

他汀类药1.jpg


举个例子,亲脂的药物,容易分布到脂肪和肝脏中,亲脂性越好,降血脂效果就越好,但相应的,肌毒性、肝毒性也越强;

而亲水的药物,容易分布到肾脏中,对肾脏的负担较大。

如上图所示,普伐他汀不经过肝药酶代谢,所以它对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比较友好

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水溶性非常好,进入肝脏和肌肉的药量很小,这就表示它们的肌毒性相对较弱。

但也由于水溶性好,在肾脏中分布较广,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根据作用强度、水溶性、脂溶性等等特性,这七个常用他汀类药物的降脂作用也有强弱之分。

匹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

除了降血脂的能力有强有弱,药物副作用也有强有弱。他汀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血糖升高,肝脏损害和横纹肌溶解症。而且,这3种常见的副作用中,血糖升高还是备受争议的。

选择最能承受的副作用

比如说,在7种他汀类药物中,瑞舒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属于水溶液性药物,大部分经过肾脏代谢,对肝脏的影响比较小。因此,既往具有肝脏疾病的朋友就可以选择这两款药物,而放弃其他的他汀类药物。

而瑞舒伐他汀和其他的他汀比较起来,瑞舒伐他汀引发的横纹肌溶解症的几率最大,对于重体力劳动者和热爱运动的朋友来说,不太适合。

选择便利的

他汀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降低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胆固醇的合成主要是在午夜,因此,大多数的他汀类药物都需要睡前服用,这其中只有两种他汀例外,分别是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由于这两种他汀的半衰期比较长,所以,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服用,应用起来比较方便,对于工作忙碌或记忆力减退的老年人来说比较方便。

合理服用他汀类药物

记住早期、适量、长期

早期:如果有血脂异常或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越早服用越好,早期药物干预的获益,能达到晚期药物干预的3倍。

适量:一定要把血脂降到一半以下,同时把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的比例升上来。

长期:血脂在动脉内壁上,形成粥样硬化或者斑块大约需要30-40年,时间跨度非常大。

血管内膜越平滑、越整齐,没有炎症、溃疡等病变,血脂就不容易在血管内膜沉积。

要长期、规律地服用他汀类药物,不能吃了上顿忘了下顿。

服用他汀类药物

忌烟、酒、葡萄柚

高血脂患者除了注意日常饮食的调整,也应注意饮食对他汀类药物产生的影响。

比如吸烟、饮酒,都会对他汀类药物的药效产生影响,尤其是饮酒,酒精会抑制他汀类药物的降血脂作用,增加药物毒性,所以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应该戒烟、戒酒

另外,高脂血症患者都知道应该多吃蔬菜水果,但这其中有一个例外,就是葡萄柚。

葡萄柚汁进入人体后,要通过肝脏内的CYP3A4酶代谢,而很多他汀类药物同样要经过CYP3A4酶代谢,它们之间就会互相竞争。

葡萄柚汁影响他汀类药物代谢,他汀类药物代谢不出去就会在体内蓄积,增加药物的毒性反应。

所以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应该避免吃葡萄柚或饮用葡萄柚汁

Tips

为什么说他汀类药物要睡前服用?

肝脏合成脂肪的高峰期多在凌晨1~4时,该时间段内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高,睡前服用可使药物更好地抑制此酶的活性,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取得更好的降脂效果。

他汀类药物都必须睡前服用?

他汀类药物最佳服用时间需参考药物本身的半衰期、脂肪合成的峰时间、食物是否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等等来综合考虑,最后结合个人病情需要和生活习惯来最终确定服药的时间。譬如:阿托伐他汀的半衰期约为20~30小时,且不受进餐影响,其每日用量可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一次服用。下面是对常见他汀类药物的一般服用时间和使用频次的总结:

他汀服用时间.jpeg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并适度整理修改


刘光
刘光 主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