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光
主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血管外科
下肢水肿的发现与程度判断
284人已读
下肢水肿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临床症状,常有以下信号:1、觉得袜子、鞋子变紧了,经常会被勒出痕迹;
2、觉得下肢酸胀、乏力,活动时感觉下肢沉重,抬不起来;
3、下肢明显变粗、变硬,皮肤也发白、发亮,手指一按一个坑。
判断水肿的严重程度常用以下两种方式:
01
三度分法:轻度、中度、重度
用手指在局部按压5s,如在移去手指5s后仍不能恢复原状,即为可凹性水肿。
·轻度水肿:仅发生于眼睑、眶下软组织及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出现指印(组织轻度凹陷),松手后凹陷平复较快(1-2s)。
·中度水肿: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性水肿,指压(5s)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指印,且10s仍不能恢复。
·重度水肿:短时间(3s)轻压,较长时间(10s以上)不恢复。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可有液体渗出。可伴有胸腔、腹腔积液。
02
四度分法
Ⅰ度:足部及小腿(膝下)有明显的凹陷性浮肿,休息后仍不消失。
Ⅱ度:除Ⅰ度表现外,同时伴有大腿水肿(整个下肢),皮肤紧张。
Ⅲ度:水肿累及腹部及外阴,皮肤紧张发亮。
Ⅳ度:全身浮肿,有时伴有腹水。
如何正确测量双下肢周径?
大腿周径:髌骨(俗称膝盖骨,很容易摸到)上缘15cm周径。
小腿周径:髌骨下缘10cm周径。
双侧相差>2cm,考虑有临床意义。
第一次测量后可在测量处划线标注,保证下次在同一位置测量。
本文是刘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