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的集中人格障碍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 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表现为:①对挫折与拒绝过分敏感。对他人对自己的“忽视 ”深感羞辱,满怀怨恨,人际关系往往反应过度,有时产生牵连观念。②容易长久地记仇,即不肯原谅所受“侮辱、伤害或轻视”。对自认为受到的轻视、不公平待遇等耿耿于怀,引起强烈的敌意和报复心。③猜疑,以及将体验歪曲的种普遍倾向,把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总认为他人不怀好意,怀疑他人的真诚。④与现实环境不相称的好斗及顽固地维护个人的权利,容易与他人发生争辩,对抗,固执地追求不合理的利益或权利,意见多、常有抗议,单位领导常觉得这类人员难以安排。⑤极易猜疑,毫无根据地怀疑配偶或性伴侣的忠减。限制对方和异性的交往或表现的极大的不快。⑥将白己看得过分重要的倾向,自负、自我评价过高,对他人的过错不能宽容,给人以得理不饶人的感觉。⑦将直接有关的事件以及世间的形形色色都解释为“阴谋”的无根据的先占观念。经常无端怀疑别人要伤害,欺弱或利用自己,或认为有针对自己的阴谋,对别人善意的举动作歪曲的理解。
(二)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 以情感淡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男性略多于女性。表现为:①几乎没有可体验到愉快的活动;②情绪冷淡,隔膜或平淡的情感,对人冷漠,缺乏热情和幽默感;③对他人表达温情,体贴或愤怒情绪的能力有限;④对于批评和表扬都无动于衷,别人对他的看法等漠不关心;⑤对于与他人发生性接触毫无兴趣(要考虑年龄);⑥几乎总是偏爱单独行动,回避社交,离群独处,我行我素而自得其乐;⑦过分沉湎于幻想和内省;⑧没有亲密朋友,与人不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或者只有一位),也不想建立这种关系;⑨明显无视公认的社会常规及习俗,常不修边幅、服饰奇特、行为怪异,其行为不合时宜,不符合当时当地风俗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三)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
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也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常因其行为与公认的社会规范有显著的差异而引人注目的一种人格障碍,表现为:①对他人感受漠不关心。往往缺乏正常的友爱,骨肉亲情,对家庭亲属缺乏爱与责任心,待人冷酷无情;②全面、持久的缺乏责任感,无视社会规范与义务,经常违法乱纪;③尽管建立人际关系并无困难,却不能长久的保持;④对挫折的耐受性极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攻击,甚至暴力行为;⑤无内疚感,不能从经历中特别是从惩罚中吸取教训;⑥很容易责怪他人,或者,当他们与社会相冲突时对行为作似是而非的合理化解释;⑦伴随特征中还有持续的易激惹。
本组患者往往在童年或者青少年期(18岁前)就出现品行问题,如:①经常说谎、逃学、吸烟、酗酒、外宿不归、欺侮弱小;②经常偷窃、斗殴、赌博;故意破坏他人或公共财务;无视家教、校规、社会道德礼仪,甚至出现性犯罪行为;或曾被学校除名或被公安机关管教等。尽管并非总是如此,如果有则进一步支持本诊断。
(四)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
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包括冲动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此类人格障碍有一个突出的倾向,即行为不计后果,伴有情感不稳定。事先计划能力很差,强烈的愤怒爆发常导致暴力行为。当冲动行为被人批评或阻止时,极易诱发上述表现。
1.冲动型人格障碍 以情绪不稳定及缺乏控制冲动为特征,伴有暴力或威胁性行为的爆发,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常表现:①情绪不稳,易激惹,易与他人发生争执和冲突,冲动后对自己的行为虽懊恼,但不能防止再犯,回歇期正常;②情感爆发时,对他人可有暴力攻击,可有自杀、自伤行为;③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冲动、缺乏目的性与计划性,做事虎头蛇尾,很难坚持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做事往往事先没有计划或不能预见可能发生什么事情。
2.边缘型人格障碍 除了一些情绪不稳的特征之外,患者自己的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心的偏好(包括性偏好)常常是模糊不清的或扭曲的,缺乏持久的自我同一性。他们通常有持续的空虚感。人际关系时好时坏,要么与人关系极好,要么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这种强烈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导致连续的情感危机,并可能伴有一连串的自杀威胁或自伤行为(这些行为也可能在没有明显促发因素的情况下发生)。
边缘型人格障碍者除以上特征外,有时会有矩暂的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这种精神病性症状的发作和精神分裂症不同,一般比较轻微,历时短暂,容易被忽略,多发生在频繁的对真正的或想象的被抛弃的恐惧中,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表现为真实感和个体认同出现偏离所致的人格解体和非真实感,但同时现实检验能力又相对保存,但有一些患者出现偏执症状和分离症状。这种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往往难以归类,推想其原因可能是对应激情景的一种急性反应。或系酒精或药物滥用的结果。对这些短暂的精神病症状的识别不足,往往身将边缘型人格障得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或神经症。
(五)表演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 既往称之为癔症性人格障碍,以过分的感情用事夸张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为特点。患者情绪不稳定,暗示性、依赖性强。表现为:①自我戏剧化、做作性、夸张的情绪表达、表情丰富但矫揉造作;②暗示性强,容易受他人或环境的影响;③情感体验肤浅,情感反应强烈易变,感情用事,喜怒哀乐皆形于色,爱发脾气;④不停地追求刺激、为他人赞赏及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话动,如过分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爱表现自己,外表及行为显出不恰当的挑逗性,行为夸张、做作,渴望别人注意,⑤外表及行为显出不恰当的挑逗性,甚至于卖弄风情,给人以轻浮的感觉:⑥对自己外观容貌过分计较;⑦自我中心,自我放任,感情易受伤害,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常常不择手段。
(六)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 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男性多于女性2倍,约70%强迫症患者病前有强迫型人格障碍。表现为:①过分疑虑及谨慎,常有不安全感,往往穷思竭虑,对实施的计划反复检查、核对,唯恐疏忽或差错;②对细节、规则、条目、秩序、组织或表格过分关注,常拘泥细节,犹豫不决往往避免作出决定,否则感到焦虑不安:③完美主义,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高,以致影响了工作的完成;④道德感过强,谨小慎微,过分看重工作成效而不顾乐趣和人际关系:⑤过分迂腐,拘泥于社会习俗,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⑥刻板和固执、不合情理地坚持要求他人严格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或即使允许他人行事也极不情愿;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担任领导职务,往往事必躬亲,事无巨细。
(七)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
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 以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及自卑为特征。表现为:①持续和泛化的紧张感局与忧虑;②相信自己在社交上笨抽,没有吸引力或不如别人;③在社交场合总过分担心被人指责或拒绝:④除非肯定受人欢迎,否则不肯与他人打交道;⑤出于躯体安全感的需要,在生活风格上有许多限制,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⑥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由于担心批评,指责或拒绝,回避那些与人密切交往的社交或职业活动。
(八)依赖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障碍 以过分依赖,害怕被抛弃和决定能力低下为特征。表现为:①请求或同意他人为自己生活中大多数重要事情做决定;②将自己的需求附属于所依赖的人,过分顺从他人的意志;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③不愿着对所依赖的人提出即使是合理的要求,处处委曲求全;④由于过分害怕不能照顾自己,在独处时总感到不舒服或无助,⑤沉陷于被关系亲密的人所抛弃的恐惧之中,害怕只剩下他一人来照顾自己;⑥没有别人过分的建设和保证时,作出日常决定的能力很有限。总把自己看做无依无靠、无能的、缺乏精力的。
本文是刘佳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