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节影像解读1:磨玻璃结节的影像与病理
在肺结节中,磨玻璃结节可能是知名度最高的一类结节。
磨玻璃结节,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纯磨玻璃结节、混杂密度磨玻璃结节,有人将其简称为“纯磨”、“混磨”。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叫法也暗合了病理特征(或者说,生物学性质)。
从影像上来看,磨玻璃结节指的是影像学上直径≤3厘米的密度增高的肺部阴影。所谓密度增高,也只是相对于正常的肺组织而言。磨玻璃结节的密度,尚不足以遮盖血管影、支气管影。补充一句,实性结节的密度,足以遮盖血管影、支气管影。这证实两者之间的一个区别。
如前所述,磨玻璃结节,可以进一步分为“纯磨”、“混磨”。所谓“混磨”,可以简单理解为在“纯磨”的基础上增加了实性成分。这就好比在一块面饼上,撒上了的芝麻,芝麻撒得越多,就是混杂的比例越高。胸外科医生和影像科医生用“实性成分比例”来描述这种关系,纯磨玻璃结节的实性成分比例为0%,实性结节的实性成分比例为100%,混杂密度磨玻璃结节则介于其间。
从病理上来看,需要再次重申,很多磨玻璃结节其实是良性病变。在最终证实为“肺癌相关病变”或者“肺癌”的前提下,纯磨玻璃结节,往往只可能是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癌,少数情况下为微浸润腺癌,不可能是浸润性腺癌,因此距离真正的肺癌还很远;混杂密度磨玻璃结节,需要评估其中实性成分的比例,实性成分越少,那么浸润风险越低、病理亚型越好。实性结节,也就是实性成分比例100%的结节,笔者将在后续文章中解读。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对纯磨玻璃结节、混杂密度磨玻璃结节的影像与病理的总结
总结一下,磨玻璃结节,既可能是肺部炎症的表现,也可能是肺癌相关的表现。纯磨玻璃结节,病理类型很好,无需担心;混杂密度磨玻璃结节,需要谨慎评估,绝大多数不会造成生命危害。
本文是林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