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病例1-右侧颈内静脉受骨性压迫狭窄导致脑鸣
病史及查体:患者徐永珍,女性,67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间断脑鸣,自觉脑内异响持续轰鸣,伴黑朦及头晕,每次持续约2-3分钟,伴恶心未呕吐,自觉眼干,无明显视力下降,无意识模糊、言语不利,无肢体活动力弱,无肢体抽搐等。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可,回答切题,双侧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粗测视力视野正常,鼻唇沟对称,张口无偏斜,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适中,腱反射对称,病理征(-)。
入院诊断:脑鸣原因待查,颈静脉回流不良综合征
术前检查:
1、颈静脉CT:双侧颈内静脉起源及走行正常,双侧颈内静脉于C1水平走行于茎突横突夹角,右侧颈内静脉寰椎横突段管腔受压狭窄(狭窄率大于80%)。颅底、椎旁静脉丛多发对比剂充盈。
2、颈静脉超声:右侧颈内静脉J1段内径12.2mm,血流量约1463ml/min,J2段血流量约268ml/min,J3段血流量约234ml/min。(j2,j3段血流量较j1段下降超过80%)
术前诊断:右侧颈内静脉寰椎横突段受压狭窄(优势引流侧受压,颅底及椎旁静脉丛增生)
手术过程:于2022-11-30在全麻下行右侧寰椎横突部分磨除颈内静脉减压术,患者麻醉满意后取左侧卧位,头架固定,取右颈部乳突尖下方直切口长约4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颈阔肌,完整保护面神经颈支,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分离进入,钝性分离颈部肌群,探及寰椎右侧横突,锐性切开横突上的肌肉附着点显露骨质,钝性分离横突后外侧附着的肌肉和软组织。在内镜和显微镜下用骨动力系统磨钻充分磨除横突的前外侧骨质,磨除范围大于5mm,磨除范围已达到右侧颈内静脉受日处,观察颈内静脉形态较术前膨隆,减压效果满意。骨蜡封闭,流体明胶注入术区止血,创面贴附速即纱,认无活动性出血,依次缝合肌肉和皮肤。

微创手术切口
术后治疗:患者术后5天出院,出院时诉脑鸣及眼干等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无颈肩活动不适等不良反应。
术后随访:
1、颈内静脉形态改善:

减压手术前后颈静脉CT对比。图A术前可见横突挤压颈内静脉造成明显形变,图B减压术后可见横突前外侧磨除,与颈内静脉之间存在明显间隙,颈内静脉较术前膨隆,受压解除。
2、颈内静脉血流改善:术后复查颈静脉超声(2023-9-8):右侧颈内静脉J1段内径12.5mm,血流量约1149.5ml/min,J2段血流量约328ml/min,J3段血流量约616.3ml/min。(j3段血流量超过j1段的50%)
3、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术后10月复诊,患者诉脑鸣症状完全消失,头晕及眼干症状明显改善。患者脑鸣严重程度视觉评分量表(VAS)打分由术前脑鸣10分降至术后0分。

术前VAS评分

术后VAS评分
本文是朱广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