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马利 三甲
马利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如何预防口腔癌的发生?

78人已读

口腔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口腔癌发病率很高,在恶性肿瘤中排第6位。尤其是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口腔癌患者占到所有癌症患者总数的40%~70%。相比之下,中国的发病率没有那么高,为1/100000~2/100000,但我国人口基数大,累计患者数也不少,情况不容乐观。有资料表明:我国的女性和中老年人恶性肿瘤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占30%~50%。

口腔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大量吸烟和饮酒、口腔卫生不良、机体免疫状态差、遗传因素以及精神因素等都与口腔癌有很大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具有几十年的大量吸烟和饮酒病史,这将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所谓大量吸烟,指吸烟超过20支/天)。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口腔癌的检出率要高出2~4倍。如果口腔癌治愈后继续吸烟,则患多原发癌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预防癌症,戒烟为重点之一。《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更是将“控烟行动”列入了15个重点专项行动之一。

大量饮酒不仅影响肝功能,还将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口腔癌发生的相对危险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减小患病的概率。有研究发现,口腔癌的发生率可随饮酒量的增加而上升,且烟酒嗜好者发生口腔癌的危险性更高,比单嗜好烟或酒者高2~3倍。

高危的生活习惯--咀嚼槟榔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高危因素。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发现长期嚼槟榔会导致癌细胞集中于口腔和脸颊部位,并出现癌前病变,最终导致口腔癌的发生。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即已经明确对人类具有致癌性的物质。

此外,口腔内长期的慢性刺激和损伤,例如口腔中尖锐的牙尖、残根、残冠,以及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的接触、病毒的感染(如HPV病毒),这些都是口腔癌发生的高危因素,我们也应当注意。


如果口腔中出现了以下表现,我们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


1.长期不愈合的口腔溃疡:溃疡为口腔癌的常见表现,但并不是所有的溃疡都会引起口腔癌,需要区分癌性溃疡与普通溃疡。一般来说,经久不愈合,如超过两周仍没有好转和愈合的溃疡都应提高警惕,最好及时就诊。

2.不明原因的肿块或硬结:对于口腔内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或硬结,如出现在牙龈、颊部、腭部、口底、舌部等部位的肿块,或者菜花样的肿块,我们都应警惕。

3.白斑或红斑:口腔白斑和红斑为癌前病变,一般不能自行擦除,在口腔白斑的患者中,约有3%~5%可发生癌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4.不明原因的疼痛或功能性障碍,如张口受限,咀嚼食物或吞咽食物困难,或者出现口腔任何部位失去知觉或感觉麻木,都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的病变。

为了及时发现和预防口腔癌的发生,生活中应该做到“三早”方针,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尤其是一些易感和有家族史的人群,更加应该注意监测和普查。良好的饮食方式对于预防口腔癌也至关重要。每日食用黄绿色蔬菜者与不食用者口腔癌的比例为0.45∶1;在咀嚼烟叶的爱好者中,非素食与素食者口腔癌的比例为8.3∶1,所以我们平时饮食应尽量以素食为主,以荤菜为辅,每日多食用一些黄绿色蔬菜。

万一不幸得了口腔癌,也不要惧怕,更不要万念俱灰。现在的医学对早期病例治疗效果非常好,治愈率可达到80%~90%。用科学的、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情也是很好的辅助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口腔癌常用的治疗模式为“以手术为主,辅助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术为口腔癌主要治疗手段,早期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术后再根据具体病情针对性采取放化疗或药物治疗,通常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即便是晚期患者,也不应轻易放弃!随着更多新药或新治疗方案的研究探索,相信未来即便是晚期患者,也能获得越来越长的生存期。

马利
马利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