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马利 三甲
马利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HPV感染与口咽癌

563人已读

口腔癌及口咽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90%以上为鳞状细胞癌。2020年在美国,预期有>18,000口咽癌新发病例。虽然口咽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治愈率也提高了。男女比例超过2.7:1。60%的口咽癌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型感染引起,随着HPV感染成为病因,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30岁和55岁为高峰)。性BL数量和KJ频率是重要的风险因素。患口咽癌的风险在HPV阳性的患者中增高16倍。在欧洲和北美,HPV感染占口咽癌约70%~80%。

2017年第4版WHO头颈肿瘤分类和2017年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TNM分期将口咽癌从口腔及口咽癌中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类型的肿瘤,并依据肿瘤是否与HPV相关,将口咽癌分为HPV相关性鳞状细胞癌和非HPV相关性鳞状细胞癌。因此,对于口咽癌的病理诊断,除需提供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切缘状况、有无神经侵犯、有无淋巴管血管侵犯等信息外,还应提供是否与HPV相关、侵袭深度等相关信息。

口咽癌的症状根据发病部位稍有不同,典型表现为咽痛,吞咽困难,吞咽痛,构音障碍,和耳痛。颈部肿块,通常为囊性,是口咽癌患者的一个常见的症状。由于口咽癌的症状和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很像,所以患者往往好几个月后才去看医生。

诊断时的预后:在HPV相关局部区域晚期病变患者中,长期生存率至少约为80%。尽管HPV相关头颈癌的生物侵袭性较高,会较早导致大范围侵犯淋巴结,但预后优于非HPV相关头颈癌。

复发时的预后:与非HPV相关口咽癌患者相比,HPV相关口咽癌患者复发(局部区域和/或远处)后的预后明显更好。

HPV感染相关癌症:HPV为性传播病毒,会引起尖锐湿疣、鳞状上皮内病变和恶性肿瘤,后者包括肛门生殖恶性肿瘤(宫颈癌、阴道癌、外阴癌、阴茎癌和肛门癌)和头颈鳞状细胞癌。

HPV的生物学:高危HPV感染患者会表达2种病毒来源的癌基因(E6和E7),这是恶变的主要原因,最终会造成HPV相关头颈癌。

确定HPV状态:一般使用p16免疫组化作为HPV状态的替代指标,因为该法对HPV相关肿瘤的敏感性很高。

临床表现:HPV相关口咽癌患者通常比较年轻,且无酗酒和过度吸烟史。表现通常为颈部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较小的原发肿瘤。

预后:HPV相关口咽癌的预后和治疗效果都优于非HPV相关口咽癌。

非口咽癌中的HPV感染:非口咽癌患者中的HPV感染要少见得多,其预后意义仍不明确,但与口咽癌相似,研究显示其预后较好。


马利
马利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