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母亲的坚持
无论时空如何变换,唯有母爱永恒不变。 古往今来,有很多唯美的诗歌和华丽的辞藻歌颂母爱,但是今天我想要用最真实的临床故事和最朴素的语言向大家展示“一位母亲”的坚持和伟大的爱。

• 故事发生的地点
故事发生在 睡眠障碍联合门诊的诊室里,这个门诊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联合”。 同一个门诊,除了主诊医生的我以外,还有另外 2 位参与者,分别是 1 名耳鼻喉科转接和 1 名儿童心理指导师。 当主诊医生认为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召唤另外 2 名医生共同参与疾病的诊疗。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虽然这个比喻似乎不是那么的恰当,因为我们的能力至少每个人都是本领域的诸葛亮,但是确实能形象的体现这个门诊的特点。


• 故事的人物
母亲带着 10 岁的女儿进入睡眠障碍联合门诊的诊室,开始叙述女儿的病情,诊室内的“臭皮匠”开始了倾听和详细的思辨过程。
• 故事的起因
女儿在 4 岁的时候开始出现夜间打鼾, 5 岁进行腺样体手术,术后症状改善 ,虽然时有反复,但是比较轻微。 就诊前 2 个月,妈妈发现女儿夜间出现明显打鼾,伴有憋气,严重的时候甚至需要父母半夜帮助调整体位改善呼吸。外院的医生建议进行第二次手术 , 切除扁桃体以改善上气道的阻塞 。 母亲对于再次手术实在无法接受 ,坚持要到其他医院再看看,于是来了我们的睡眠联合门诊。
• 故事的经过
体检发现小朋友的 扁桃体非常大 ,对口咽气道造成 50% 以上的阻塞。我们三个“臭皮匠” 强烈建议首先进行睡眠监测以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

睡眠监测的结果非常不理想, 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 OAHI ( 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 可以看到监测结果 OAHI 是 12.9 , 换句话说就是每个小时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有 12.9 次,平均每 5 分钟就要发生一次,属于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女儿夜间睡眠的时候是有多痛苦啊!

我们在给出最终最后的诊疗意见之前,再次进行了非常详细的病史询问。 发现女儿有非常典型的鼻炎症状,但是自始至终未接受过任何的相关的治疗和干预。这个重要的问题尽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鼻炎在儿童打鼾的发生或者进入疾病状态的时候发挥重要的作用。 鼻塞造成鼻腔阻力增高,继而引起上气道内负压,造成上气道塌陷,引起严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低通气事件。 于是我们建议先治疗鼻炎, 2 个月后复查睡眠监测, 根据结果再决定下一步的诊疗方案。母亲欣然接受。

• 故事的结果
2 个月后,女儿完成睡眠监测后,如约再次来到睡眠联合门诊,母亲表示症状有明显的改善。 复查的睡眠监测的结果也是非常理想, OAHI 从 12.9 下降到 4.2 , 也就是每小时 4.2 次,降到了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水平。 根据这样的结果,我们建议继续用药,观察症状,暂时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母亲紧缩的眉头终于打开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故事的启示
这是在睡眠联合门诊经常会遇到的故事,每个故事里面总有一个坚持的母亲亦或是父亲。他们愿意接受专业的意见,不盲目排斥手术,但是期望是建立在全面评估后最终给出的最优选择或建议。 他们想要的正是我们睡眠联合门诊想要给予的,不辜负每一位母亲的坚持和信任是睡眠联合门诊对母爱最好的回应。

本文是张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