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间歇导尿,告别长期留置尿管!

间歇导尿术现广泛应用于脊髓损伤、颅脑外伤、脑卒中等疾病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早期进行间歇导尿是膀胱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协助膀胱排空的“金标准”。间歇导尿使膀胱间歇性充盈与排空,有助于膀胱反射的恢复。


一.什么是间歇导尿
间歇导尿是适度充盈膀胱的情况下,通过定时定量饮水和定时导尿的方式,保证患者膀胱及时规律性地排空,模仿人的生理功能使膀胱间歇性充盈与排空,有助于膀胱反射的恢复。间歇导尿包括无菌间歇导尿和清洁间歇导尿,无菌间歇导尿更有助于减少泌尿系感染和菌尿的发生。
二.间歇导尿和留置导尿的区别
间歇导尿不将导尿管留置在膀胱内,仅在需要时插入膀胱,排空后立即拔除。间歇,就是间隔一段时间,不长期留置。所以间歇导尿通俗地讲就是隔一段时间导一次尿的意思。
留置导尿是将导尿管留置在膀胱内。间歇导尿可降低泌尿系感染的风险,减少并发症损伤。
三.间歇导尿的优点
1.降低感染、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和尿路结石的发生率;
2.可以使膀胱周期性充盈和排空,维持膀胱生理状态,促进膀胱反射的恢复;
3.减轻植物神经反射障碍;
4.对患者生活、社会活动影响少;
5.它可以改善性能力和提高生育能力。
四.间歇导尿适应症和禁忌症
它的适应症有:
1.逼尿肌功能障碍:逼尿肌活动不足或张力不足,导致逼尿肌无法持久收缩,膀胱不能完全排空,产生残余尿量。
2.膀胱口梗阻:前列腺增大、女性膀胱颈较高或尿道狭窄、术后引起膀胱流出道梗阻。
3.术后: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手术、急迫性尿失禁治疗手术、其他手术操作。
它的禁忌症有:
1.绝对禁忌症:①并发尿道或膀胱损伤;②严重尿道畸形、狭窄、尿道炎、尿道脓肿、膀胱颈梗阻、前列腺增生症;③并发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④严重尿失禁;⑤盆底肌肉或尿道外括约肌严重痉挛;⑥严重自主神经过反射。
2.相对禁忌症:手部功能障碍、无法触及会阴部、心理/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且无接受过IC培训的家属/照护者辅助导尿。
五.间歇导尿插管困难情况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1. 未能找准尿道口,致使导尿管无法插入尿道;

2. 操作不当导致插管困难。比如导尿管过粗或者过细;比如尿管润滑不充分;比如男性患者没有调整到合适插管角度,由于生理弯曲使得插管不畅。
3. 尿道梗阻。尿道梗阻是引起导尿困难的最常见原因,包括尿道狭窄、尿道结石、前列腺增生等。
4.患者情绪紧张。插管时过度紧张可能引起尿道痉挛,致使导尿管难以通过。
六.间歇导尿的要点
1.选择适当尺寸的导尿管,推荐使用12-14号;2.无菌操作:尿道外口消毒后,经尿道无菌插管;3.充分润滑尿道:用石蜡油等润滑剂以避免尿道损伤;4.轻柔操作;5.完全引流尿液后,缓慢拔出尿管;6.每日导尿次数在4-6次,每次导尿量在400ml左右。
七.怎样确定间歇导尿的时间点
在制定间歇导尿计划前进行膀胱容量、压力测定,对设定间歇清洁导尿的具体时间点及防止膀胱感染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及膀胱训练提供依据,其次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水计划。

正常膀胱容量的患者,膀胱储尿达300ML-500ML时导尿,导尿时间点的设定方法同上。大、小膀胱患者在间歇清洁导尿的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均用测定装置测定,以比较采取措施后膀胱容量的变化。
八.我可以用力自己排尿了,还需要间歇导尿吗?
需要。大多数伤友们的“自主排尿”都是伴有憋气鼓肚子用力或腹压的动作,这是一种不安全的排尿方式。采用这种方法通过外力加压将尿液挤出体外,不仅不能彻底及时地排空膀胱,还增加尿液返流的风险,易发生输尿管扩张,肾积水等并发症,危害上尿路健康!
间歇导尿是膀胱排空的金标准,如您掌握了自我间歇导尿的技术和操作方法,应当遵医嘱坚持执行,切勿擅自调整每日间导频次,以便更好地维系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九.每次导尿的导尿量是多少比较好?
在您进行间歇导尿的时候,需要关注控制单次导出尿量非常重要。在膀胱过度充盈,也就是处于相对低压力时,将尿液通过间歇导尿安全排出,可以保护肾脏,避免损害如输尿管扩张和肾积水的发生,也可以保持膀胱的正常功能!
因此,一般来说,每次导尿量不应超过您的安全膀胱容量。成年人约在300-400ml,不宜超过400ml/次。
开展间歇导尿前,您需要寻求正规医院的专业化指导,经过全面的检查以确定最佳导尿方案。其中,尿动力学检查尤为重要,它是反应膀胱、尿道功能的最佳方法,可以得知自己的膀胱安全容量及压力的变化。注意了,这其中有个新名词大家都需要了解:膀胱安全容量!
在做完尿动力检查后,建议每位伤友寻求专业医生帮助,通过报告解读了解并牢记自己的膀胱安全容量,并确保每次导尿时,导出的尿量在这个容量范围内。
十.已经导尿几个月了,什么能恢复自己排尿吗?
具体需根据伤友们神经损伤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由于脊髓损伤导致控制排尿功能中枢和外周神经损伤而出现的排尿困难的情况。迄今为止,神经的修复一直是国际难题。目前,尚无医学方面的突破,完全恢复是难以实现的。但是,我们可以积极进行膀胱管理,通过每日4-6次的规律间歇导尿,保护好自己的肾脏和膀胱,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十一.先导尿还是先排便?
大多数人在排便同时会伴有小便排出,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而对脊髓损伤伤友们来说存在一定的危险。因为大家在排便时经常需要用很大的力量,此时腹压会明显增高,如果此时膀胱里的尿液较多,膀胱压力+腹压会使膀胱内压力持续升高,发生漏尿的同时,也会有尿液通过输尿管反流回肾脏,引发肾积水的风险。
因此需要注意的是,伤友们排便之前如果离上次排尿间隔过长,膀胱处于充盈状态时,因为大便会产生高腹压,容易导致反流,最好排便前先排空膀胱。所以,排便之前一定先导尿!
十二.间歇导尿意义
间歇导尿是目前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一种重要方法,因为神经源性膀胱的主要危害是: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引起的残余尿量增多,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肾积水、最终发生肾衰竭。因此,间歇性导尿能够排空残余尿,防止肾积水和残余尿引起的尿路感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是陈善闻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