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志刚 三甲
王志刚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结直肠癌手术的“好帮手”——达芬奇机器人

346人已读


上面的对话可能有点儿幼稚,但是,达芬奇机器人经过不断的迭代更新,现在已经能担起“肿瘤克星”这个名头了。接下来,跟我一起看看达芬奇机器人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有啥厉害之处吧~

什么是达芬奇机器人?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现代手术机器人的霸主,代表着最先进的水平。它零件很多,但是主要的核心部分有三个,即可自由运动的手臂腕部、3D高清影像和主控台人机交互设计,如下图:

术者控制台

床旁机械臂塔

视频系统

看图片应该能明白,达芬奇机器人是一个手术工具,需要技术精湛的外科医生操作控制,我们可以理解为,达芬奇机器人是精细化后医生的手和眼,它可以让医生在手术时能够看到更清楚、操作更灵活。

达芬奇机器人有多“能干“?

你可能听说过达芬奇机器人,医生都说它很“能干”,那它究竟有啥厉害的呢?往下看:

01

灵活性高,操作更精细

达芬奇机器人有一个神奇的“手臂”——悬吊式机械臂,这个机械臂非常灵活,可以将手术器械伸到结直肠多个分段部位,我们人手拿着器械到达不了的地方,对它来说很轻松。尤其是对患有中低位直肠癌的患者来说,需要在狭小的骨盆内进行操作,手术难度大,但是有了达芬奇机器人,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机械臂还有另外一个优点,那就是“不手抖”,它很稳定,可以更好的完成切除、缝合等精细的操作。

02

两提三降:提升手术成功率,提升保肛率,降低环周切缘阳性率,降低中转开腹率,减少手术创伤

达芬奇机器人的“眼睛”比我们人眼的视野范围更大,手术时有些人眼看不到的死角它都能清楚的“看”到,而且还可以提供放大的高清三维立体图像,即使把图像放大数十倍仍然可以看得很清楚。这样,医生手术时就可以更清晰的看到患者身体内部情况,从而对手术范围把握的更精准,还能保护神经血管、减少术中出血、完成淋巴结地彻底清扫等。

03

手术时间短,手术操作精准、高效

基于上述关于达芬奇机器人的介绍,我们知道机器人在手术时操作更精准、平稳,这就可以使患者的手术创伤小、手术效果好、手术时间短,从而降低麻醉风险性,提高病人的相对安全性。例如,以前关闭盆底腹膜需要超过半小时以上的时间,而现在借助手术机器人同样的操作仅需不到5分钟即可完成,是不是非常棒。

达芬奇机器人为啥这么“优秀”?

你可能还看过关于达芬奇机器人的介绍,比如它能提高手术成功率、能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能缩短手术时间、能完成高难度的外科手术等等,它为啥这么“能干”呢?

这要归功于它的三大主要部件:

外科医生控制台:控制台位于手术室无菌区之外,主刀医生坐在控制台中,用双手和双脚来控制机械和三维高清内窥镜。医生在做手术时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达到人机合一的状态,从而更好得完成手术。

床旁机械臂系统:床旁机械臂系统是主力中的主力,它是机器人的操作部件,相当于医生手臂的延伸,主要功能是为器械臂和摄像臂提供支撑,并在医生的操作下完成灵活、准确、稳定的手术动作。

高清成像系统:可以称为手术机器人的核心。第4代达芬奇机器人的内窥镜为高分辨率三维摄镜头,手术时可通过对手术视野的放大以及建立三维立体结构,为主刀医生提供更高的三维立体成像,从而提升手术的精细度。

是不是瞬间觉得达芬奇机器人真是太厉害了!其实,它也不是一下变得这么“优秀”的,它也是在慢慢长大~

我相信,达芬奇机器人会越来越“聪明“

在外科手术领域,微创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为了追求更小的创伤、更少的并发症以及让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内窥镜手术技术应运而生并且在不断地更新进化,机器人手术则是目前沿袭微创手术理念最新的技术。​

据了解,2023/10/11下午,直观复星总部及产业化基地举行首台国产达芬奇Xi手术系统揭幕仪式,标志着全球领先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实现国产化。揭幕仪式上也说明将“通过不断提升的产能来助力更多本土创新、本土制造走出去,惠及全球,真正实现“中国制造、共同研发、全球销售”,中国的微创机器人发展前途一片光明。”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成功保肛手术和更高的5年生存率成为我们追求的方向。目前我院已引进第4代达芬奇机器人,外科医生可熟练操作,达芬奇机器人不仅灵活度高、精准度高、成像清晰,还具有远程观察和指导系统,可以远程手术。相信有这样能干的帮手加持,未来结直肠癌手术会更加微创。而机器人的国产化生产有望降低使用机器人高额费用,从而让手术机器人越来越普及,未来的医疗会让人更加期望。

王志刚

上海六院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导,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脏器联合切除和质控学组副主委,上海市医学会普外专委会结直肠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腔镜学组常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加速康复学组副主委等。担任上海市大肠癌质控专家组委员。曾被评为上海市青年岗位工作能手,入选上海市医学优秀青年人才计划、上海交通大学高原高峰计划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上海市科委等课题10余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拥有专利多项,带教博士研究生多位。

擅长:大肠癌腔镜和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各类复杂肠癌如局部晚期肠癌、低位直肠癌、复发肠癌的手术治疗。在国内较早开展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的腹腔镜肠癌手术、3D/4K/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各类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近年来开展四代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开设并领衔国内首个复杂性大肠癌多学科诊治整合门诊(近期更名如下),领衔上海六院大肠癌多学科诊治工作。担任上海六院胃肠外科主任以来,带领科室团队广泛开展了所有类型的腹腔镜为代表的腹部微创手术,四代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熟练开展ISR/改良Bacon等各类低位和超低位保肛手术。在胃肠道肿瘤、腹盆腔肉瘤的外科治疗以及胃食管反流、切口疝、便秘、直肠脱垂等良性肛肠等疾病的手术治疗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胃肠肿瘤及腹盆腔肉瘤多学科整合门诊:周一下午

文章来源:胃肠外科

作者:盛能全

王志刚
王志刚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