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峥嵘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中医如何认识肺纤维化

发表者:吴峥嵘 人已读

在传统中医文献中,没有与肺纤维化相完全对应的病名,大多数医家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入“肺痿” “肺痹” “嗽嗽” “喘证” “短气” “肺胀”等范畴。国内著名中医研究学者对肺纤维化的中医病名存在争议,基本上有两种学术观点具有共识之处:一种是将肺纤维化成为“肺痿”,其理论源于《金贵要略》;其二是把肺纤维化称为“肺痹”,其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

从病因病机研究,认为肺纤维化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肺肾气阴两虚,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蕴肺。许多学者认为其发病由于先天不足,禀赋衰弱,正气亏损,外邪袭肺,气血运行受阻,导致气滞血瘀,脉络失通。

也有学者认为肺气亏虚,痰浊阻络为基本病机。肺气,痰浊阻络与众从而造成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也有人认为禀赋薄弱,后天失调。肺热伤肺,气阴两虚是本病初始原因,阳气亏虚,痰凝血瘀是本病的病因和后期表现。总之,肺肾气阴两虚,痰热毒淤阻络为主要病机。


本文是吴峥嵘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