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骄
副主任医师
上海新华医院
眼科
全层黄斑裂孔病友答疑,保守治疗?手术效果?
429人已读
回答此问之前,需要确定黄斑裂孔种类。
- 可能自愈的裂孔种类如下,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OCT,眼底情况判断:
- 所谓保守治疗,一般以观察为主,药物效果不确切。
- 如果黄斑裂孔随时间逐渐扩大,几乎无自愈可能,建议手术治疗。
- 手术效果怎么样?
1.特发黄斑裂孔,无玻璃体后脱离,直径小于300微米,在发病6个月内,8%可能自愈。
如果已经发生玻璃体后脱离,黄斑裂孔仍然扩大,则不会自愈。
2.外伤性黄斑裂孔,直径小于300微米,在发病3个月内,10-39%可能自愈,可不急于手术。外伤裂孔自愈的比例高于特发黄斑裂孔。


3.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直径小于300微米,可能会自愈,概率小。文献未报道具体数值。我们发现,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自愈的概率最低。
1.小直径裂孔术后视力恢复明显优于大直径裂孔
黄斑裂孔逐渐扩大的过程中,视锥细胞会逐渐减少。小直径裂孔的视锥细胞丢失少,术后总体残留细胞量多,视力恢复好。大直径裂孔的视锥细胞丢失多,术后总体有用细胞数量少,视力恢复有限。
如下病例1.

裂孔最小直径363微米,视力0.15

术后俯卧1周即闭合,视力提升
病例2

裂孔直径426微米,视力0.25

术后1个月裂孔完全闭合,视力0.5。
病例3

裂孔最小直径大于500微米,术前视力0.1

术后俯卧两周,术后1个月时,外层未完全愈合

术后3个月,外层愈合,视力提供至0.4
2.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手术复杂,预后更差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分为,单纯全层裂孔,合并视网膜劈裂的裂孔,合并视网膜脱离的裂孔,合并色素上皮萎缩的裂孔等。手术较为复杂精细,术前视力也决定了术后视力,恢复有限。
然而,仍然应该积极治疗,避免视力进一步下降,或者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眼球萎缩。具体病例,我将分门别类和病友探讨。
本文是吕骄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