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剑 三甲
陈剑 主治医师
澧县中医医院 眼科

论玻璃体腔注药的利与弊

114人已读

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是目前治疗许多眼底病的主要方式。药物诱导的玻璃体溶解手术对自然玻璃体结构功能改变应纳入手术前的考虑范畴之内, 反复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会引起许多并发症如青光眼、RPE 萎缩,血管直径变窄,需要更长期的研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了评估药物对玻璃体氧浓度的影响,我们诱导成功兔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2周内视网膜新生血管会降低晶状体后表面、玻璃体中间部的氧浓度,而视网膜血管边缘处玻璃体内氧浓度不变;提示其眼内氧浓度梯度增加。2周后,形成的新生血管会增加眼内氧浓度,晶状体后表面尤为明显。而玻璃体腔注射药物虽然会逆转这一趋势,但在注药后4~8周较长观察时间内,玻璃体内氧浓度梯度仍明显高于正常水平。这说明病理性新生血管状态打破了眼内氧代谢平衡,玻璃体腔药物注射可短期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恢复玻璃体自然的氧代谢平衡。

陈剑
陈剑 主治医师
澧县中医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