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疗结束后宫颈仍然有肿瘤,不妨等等看!
这是一个放疗结束后宫颈仍然存在肿瘤的病例
宫颈癌3C1r期患者,行同步放化疗。盆腔外照射剂量:45Gy/25F,淋巴结剂量:60Gy/25F,外照射期间顺铂60mg同步化疗5次,腔内+插植后装治疗4次,剂量30Gy/4F。
治疗结束后1月复查磁共振:宫颈见软组织肿块影,范围2.2×1.9cm,宫颈侵犯阴道上段考虑,对照前片(注:外照射结束时)退缩,如下图

此时磁共振信号仍然显示肿瘤,但复习了体外放疗和后装治疗全部放疗计划,确定所有的靶区范围、剂量都足够,决定继续等待。
治疗结束后3月复查磁共振:宫颈未见异常强化软组织灶,宫颈处占位已不明显,如下图

治疗结束后18月复查磁共振,宫颈信号完全正常,如下图

放疗结束肿瘤未消失并不少见,几点体会:
1.医生复习放疗计划,很重要。特别是后装计划,放疗的范围(靶区)和剂量是否都足够。要关注后装的临床靶区(CTV)和肿瘤区(GTV),后装靶区的剂量受勾画影响很大,靶区小一点、离放射源近一点,很容易就达到高剂量,但范围可能不足,实际上照射是不足的。所以复习计划时范围和剂量都要看。
2.如果范围或剂量不足,在治疗结束1个月时有机会补充,此时应补足放疗,不需要化疗靶向免疫,但需注意评估正常组织剂量。
3.如果范围和剂量都足够,那么等待观察,不宜过早化疗靶向免疫。如果本来就是会消退的,化疗白做了;如果肿瘤不会消退,这种情况化疗不可能治愈,应该考虑加强局部治疗,例如手术,争取治愈机会。
可以等待是放疗的机制决定的,射线作用于肿瘤细胞DNA,肿瘤失去有丝分裂的能力,无法产生下一代细胞,即为放疗的抗肿瘤效果。然而,肿瘤细胞即使失去了产生下一代的能力,自身仍然可以有一段生命周期,可以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肿瘤。正因为如此,需待失去分裂能力的肿瘤细胞死亡并被吸收后再评价疗效,这个时机一般是放疗结束后3-6个月。
本文是张翔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