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细胞瘤
发表者:曾辉 人已读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GCTs)诊疗规范(2021版)
1例(女/14岁)双原发(松果体&鞍区)生殖细胞瘤辅助放疗(术后化疗后)-TOMO放疗-来自-信阳
1例(男/13岁)双原发(鞍区&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全中枢轴放疗/CSI-全脑全脊髓放疗
全脑全脊髓放疗/全中枢轴放疗(CSI)-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室管膜瘤&中枢白血病&癌性脑膜炎
颅内弥漫性生殖细胞瘤(女,15岁,松果体区及垂体区,)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海马&卵巢保护)
全脑放疗(WBRT)时海马保护区的勾画/HP-WBRT--TOMO放疗
1例儿童B-ALL骨髓移植前TMI(尝试保护卵巢)-来自广州-放疗半月后来月经了
2023年
曾辉医生按
根据肿瘤的相关抗原来识别,生殖细胞对胎盘碱性磷酸酶(placental alkaline phosphatase,PLAP)反应呈阳性,多表达在细胞膜上。
半数的生殖细胞瘤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表达阳性,但多在合体滋养层巨细(syncytiotrophoblastic giant cells,STGC)上表达,即生殖细胞的合体滋养叶发育时出现,在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多有 HCG 表达。甲胎蛋白(α -fetoprotein,AFP)为阴性,但血清和CSF中水平有时增高,说明向胚胎癌转化。
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s,GCTs)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包括生殖细胞瘤、胚胎癌、内胚窦癌绒毛膜上皮癌、畸胎瘤 (成熟畸胎瘤和未成熟畸胎瘤) 、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且除外睾丸、纵隔及妇科生殖系统原发生殖细胞肿瘤脑转移。中枢神经系统 GCTs 多见于 15 岁以下的儿童,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 10~14 岁。男性发生率略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 2:1 到 3:1 之间,其中松果体区域 GCTS男性优势更加显著。在北美和欧洲,中枢神经系统 GCTS 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的 0.5%~3%,在亚洲地区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 11%。
(一) 临床表现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 GCTs 通常发生在脑中轴线附近,最常见松果体区 (45%) 、鞍上区 (20%~30%) ,为单发或多发病灶。其他部位发生率较低,可见于基底神经节、脑室、丘脑、大脑半球和小脑。5%~25%患者同时出现鞍上区和松果体区肿瘤,多见于生殖细胞瘤患者。
1.
松果体区肿瘤:
松果体区 GCTS 可压迫中脑导水管导致阻塞性脑积水,较早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表现头痛、呕吐、乳头水肿、嗜睡等。其他症状还包括共济失调、记忆力障碍、行为改变,瘤体较大患儿可出现耳鸣、复视、听力障碍、眼球水平震颤等体征。
帕里诺氏综合征 (Parinaud syndrome)是松果体区肿瘤的经典神经系统综合征,高达 50%松果体区GCTs 出现,表现为垂直凝视障碍、会聚性眼球震颤、瞳孔光近反射分离。
松果体区 GCTs 很少表现内分泌疾病症状,但性早熟已有报道,原因不十分清楚。松果体区肿瘤的50%以上是生殖细胞瘤。
2.鞍区肿瘤:
可能会经历数月至数年病史。通常表现为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包括尿崩症、青春期发育迟缓或性早熟、生长发育落后等; 还可引起眼科异常,如交叉或视神经受压导致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典型的双侧偏盲)。尿崩症发生在 70%~90%患者,是最常见前驱症状。颅压增高症状不明显或滞后。
3.基底节区肿瘤:
患者多表现为进行性偏侧肢体无力,可从上肢或下肢开始。肿瘤进展相对缓慢,晚期才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压升高症状。
4.双灶性颅内 GCTs:
5%~25%患者同时出现鞍上区和松果体区两个部位病灶,两者之间没有连续性。患者可表现为松果体区占位性症状,如脑积水,但更多病例首先出现鞍上区病变症状,即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或由于视觉通路受压而出现视觉症状。双灶性颅内 GCTs 多见于生殖细胞瘤,多认为是独立的同步原发肿瘤。
放射治疗
(二) 放射治疗
1.放疗前准备
(1) 影像学:头颅及脊髓 MR 平扫+增强;胸 CT、腹部及睾丸 B 超排除颅外疾患(睾丸,纵隔和妇科生殖细胞肿瘤)颅内转移。
(2) 肿瘤标志物:包括血/脑脊液 AFP、B-hCG
(3) 常规化验:血常规及生化,电解质尤其重要: 鞍区 GCTs 往往有电解质紊乱,早期以低钠多见,晚期以高钠为主。内分泌:病程较长的鞍区 GCTS 患者甲状腺功能常低下,补充相应足量的激素可快速改善症。
(4) 认知功能检查:是评价治疗效果的必备项目。
2.放疗具体实施
放疗实现至少要经过以下四个环节: 体模阶段、计划设计、计划确认、计划执行。四个环节有机配合是放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其中肿瘤准确定位、勾画,重要器官保护以及优化设计的照射方案是治疗的三要素。
(1)靶区:
GCTs 常用靶区有局部照射 (Focal Radiotherapy ) 、 全脑室 照 射 (Whole-Ventricle Irradiation,WVI )、全脑照 射 ( Whole Brain Irradiation,WBI ) 和全脑全脊照射 ( CraniospinalIrradiation,CSI)。局部照射复发风险最高。CSI 近远期毒副反应明显,WVI/WBI 加局部推量是目前主要的治疗选择。对于鞍区或松果体区单/双发病灶,首选 WVI 加局部推量;对于单侧或双侧底节 GCTs,优选 WBI 加局部推量; 发生肿瘤播散或脊髓种植者应选 CSI: 对于其他少见部位 GCTS,原则上照射野应涵盖潜在转移部位。
(2) 剂量:
生殖细胞瘤: 局部总剂量 DT 30~36 Gy,WVI/WBI/CSI 预防照射剂量 DT 20~24 Gy。
NGGCTs: 局部总剂量DT 45~60 Gy,鞍区 DT≤54 GY,CSI DT 30~36 Gy。
TOMO放疗:
可以保护海马及卵巢等。
预防卡氏肺囊虫感染
建议长期服用复方磺胺甲嗯些预防卡氏肺囊虫感染,直至化疗结束后 3 个月。
(五) 复方新诺明 (SMZco)
预防卡氏肺囊虫感染。建议长期服用 SMZco 预防卡氏肺囊虫感染,25 mg/ (kg.d) ,分两次,最大剂量每次 0.5g,bid,每周 3 d。直至化疗结束后 3 个月
本文是曾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