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胰岛素剂量如何计算?方案如何调整?
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胰岛素治疗原则在于尽量模拟生理性胰岛素释放和作用模式。非进食状态下,胰岛 β 细胞的持续胰岛素分泌被称为基础胰岛素分泌,约占胰岛素全天分泌总量的 50%,经皮下注射的外源性基础胰岛素可部分模拟正常人体的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作用,帮助控制基础血糖。
1. 基础胰岛素包括哪些?

中效人胰岛素也称低精蛋白锌胰岛素,由人胰岛素锌晶体与鱼精蛋白结合,在皮下形成结晶,缓慢解离以延长作用时间。由于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吸收变异性较大,作用曲线具有明显的峰值,作用时间相对较短,低血糖发生风险较高,但价格低廉。长效胰岛素也称精蛋白锌胰岛素,是在低精蛋白锌胰岛素的基础上提高了鱼精蛋白比例,使其溶解度更低、释放更加平缓、持续作用时间更长,目前在我国基本上已无使用。
长效/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能够较好地模拟人体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模式,血药浓度较为平稳,无明显峰值,使用前不需要混匀,药效明显长于中效胰岛素,且低血糖(尤其夜间低血糖)风险明显低于传统的中、长效胰岛素。 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U100均为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U300均为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的半衰期长达25 h,每日注射1次,2~3天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之后不再积累且全天(24 h)作用平稳。甘精胰岛素U300每天给药1次,3~4天后达到稳态,半衰期为18~19 h,作用时间可超过24 h,长达36 h。与甘精胰岛素U100相比,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U300的血糖水平变异性更低。
2. 何时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
(1)≥ 1 种口服降糖药足量规范治疗 3 个月以上 HbA1c 仍未达标(HbA1c ≥ 7%)者,可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以改善血糖控制;
(2)HbA1c > 9.0% 或空腹血糖 > 11.1 mmol/L 伴或不伴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 T2DM 患者,如需短时间内纠正高血糖时,可考虑起始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治疗。
(3)对于空腹血糖升高明显、不能保证规律进餐、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适合起始长效/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特别是老年患者。
3. 起始剂量计算、剂量调整
起始剂量:
- 可根据体重计算,常为 0.1 ~ 0.2U/(kg·d);
- 肥胖或 HbA1c > 8.0% 者,可考虑按照 0.2 ~ 0.3 U/(kg·d)起始;
- 随后进行个体化调整。
剂量调整:
根据空腹血糖,每周调整 2 ~ 6 U 直至达标。患者进行自我调整,推荐每 3 天调整 2 U 基础胰岛素直至达标。
甘精胰岛素的患者,可每天调整 1 U 直至达标。德谷胰岛素每周调整一次。

对起始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或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最大剂量可调整为0.5~0.6 U/kg/d,超过此剂量可考虑联用餐时胰岛素。
4. 基础胰岛素联合使用方案

5. 血糖控制不佳时如何调整方案?
(1)时机治疗 3 个月,空腹血糖已达标,但 HbA1c 或餐后血糖未达标;或基础胰岛素剂量超过 0.4 ~ 0.6 U/(kg·d);或基础胰岛素治疗后,餐后血糖增幅 ≥ 3 mmol/L。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无法满足治疗需求需调整方案。
(2)调整方案

本文是陈春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