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骥 三甲
杨骥 主任医师
上海中山医院 皮肤科

肿瘤免疫治疗后长水疱?警惕严重皮肤不良反应!

140人已读

肿瘤免疫治疗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目前国内已有多个PD-1/PD-L1肿瘤免疫治疗药物获批上市,应用于多种癌症,包括信迪利、卡瑞丽珠、替雷丽珠、帕博丽珠、特瑞普利、度伐利尤、阿替利珠单抗等等。

这些药物大大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副反应,就像再厉害的射箭技术也有射偏的时候

免疫治疗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是是其中的一个不良反应,大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有影响肿瘤的治疗。在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皮肤不良反应中出现水疱时,需警惕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

下面我们来看哪些水疱需要关注

湿疹样皮疹

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皮疹对称分布且具有多形性,急性期可表现为红斑、斑丘疹、丘疱疹、糜烂、渗液和结痂等,伴明显瘙痒,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湿疹。

肿瘤免疫治疗引起的湿疹样皮疹常有剧烈瘙痒,可见红斑基础上小水疱、斑丘疹等,部分皮疹表现肥厚。

一般湿疹样皮疹经过规范治疗是可控的,减轻瘙痒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肿瘤治疗都有一定的益处。

大疱性皮肤病

当肿瘤免疫治疗后出现较大水疱时,就需要警惕大疱性皮肤病的发生。

大疱性皮肤病本身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治疗所致的大疱病多倾向于类天疱疮样表现,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发病初期可表现为红色斑疹或斑丘疹,之后可在红斑基底上出现尼氏征阴性的紧张性水疱,可伴有结节、糜烂等复杂多样的表现。

明确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以及免疫学检测结果综合判断,属于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一种,应及时进行治疗。

多形红斑及SJS/TEN

当皮疹表现为靶型改变的红斑,中央出现紫红色靶点、水疱、破溃结痂时,要第一时间敲响警钟,迅速至皮肤科就诊。此类皮疹进展迅速,不及时治疗会发展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甚至危及生命。

此类皮疹多可融合成片,发生大小不等的薄壁松弛水疱及表皮松解,出现烫伤样表现,且常有眼睑、口腔和生殖器黏膜受累,伴有疼痛、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在治疗上,有明显全身症状的患者需要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重者需要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免疫制剂等,还需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皮肤黏膜护理、营养支持、控制疼痛等。

皮疹好转后是否继续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需要充分评估患者免疫治疗的必要性、风险和获益。

46df18b11e55d6ad15b066d1c8bd4a26.jpeg

湿疹样皮疹

0d2165fc91054e1fe3f42a2fa9d06b93.jpeg

多形红斑样表现

7f227a4631474d05766f8c83edfdadb0.jpeg

大疱样表现


杨骥
杨骥 主任医师
上海中山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