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乐驰
主任医师
上海中山医院
结直肠外科
哪些基因与大肠癌诊断治疗密切相关?
497人已读
- RAS基因(包括KRAS、NRAS基因):接近一半的肠癌会发生该基因突变,提示预后较差,且肠癌经典靶向药物之一的西妥昔单抗(商品名:爱必妥)治疗基本无效。
- BRAF基因:约5%肠癌中发生该基因突变,且提示预后很差(很容易出现复发或转移);若存在转移,西妥昔单抗靶向治疗基本无效,且首选三药化疗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目前有针对该突变基因的特效靶向药物,但费用大。
- 错配修复基因(主要包括MLH1、MSH2、MSH6、PMS2):若其中之一突变(发生率约10%),可从免疫治疗(即PD-1药物)中显著获益;无淋巴结转移的肠癌单纯口服卡培他滨无意义;需要进一步抽血化验,排除肿瘤遗传性风险。
- POLE或POLD1基因:突变发生率为6%,若出现突变,患者预后会好些,且对免疫治疗(即PD-1类药物)敏感。
- Her-2基因(ERBB2):该基因扩增大约发生在6%的肠癌患者中,可以接受曲妥珠单抗(商品名:赫赛汀)联合帕妥珠单抗或拉帕替尼的抗HER2治疗。
- MET基因扩增:肠癌MET基因突变和MET扩增阳性率约为15.3%。MET基因抑制剂,如和黄医药研发的小分子MET抑制剂赛沃替尼。
- NTRK基因:NTRK融合在肠癌中发生率很低(小于2%),若出现,对靶向药物拉罗替尼非常敏感。
- PIK3CA基因:该基因突变者预后可能差些,且能从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中获益;
- UGT1A1基因:该基因突变发生率约18%,若发生突变,则提示患者使用伊立替康(肠癌经典化疗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更明显,包括腹泻、白细胞下降等。
- DPYD基因:该基因异常,则患者使用氟尿嘧啶类(5-FU)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明显增加,需要减量。
- SMAD4基因突变或缺失:SMAD4缺失预示着更差的预后 ,并且呈现化疗耐药倾向。
- ARID1A基因突变:可引起西妥昔单抗耐药,但引起的免疫广泛活跃可能有利于肿瘤免疫治疗。
- 在结直肠肿瘤中发现的突变如果在外周血淋巴细胞或口腔黏膜细胞中得到证实,就可推定患者所有细胞都携带有该突变,可以认为是胚系突变。
- 与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包括APC、MMR(错配修复基因)、MUTYH、LKB1 /STK11、BMPR1A或SMAD4等。
- 其他:TMB(肿瘤突变负荷)、ctDNA(循环肿瘤DNA)具体见“了解液体活检ctDNA与MRD监测”一文。
本文是叶乐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